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医学关注 查看内容

《流行病学大讲堂》第一讲: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2018-12-17 01:29| 编辑: 小桔灯网| 查看: 8052| 评论: 0|来源: SIFIC感染官微

摘要: 第一讲流行病学发展简史作者:刘学智(SIFIC大智小慧)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以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其思想萌发于2千多年前,但学科的形成不过百余年,流行病学在防治疾病和促 ...


第一讲  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作者:刘学智(SIFIC大智小慧)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以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其思想萌发于2千多年前,但学科的形成不过百余年,流行病学在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流行病学的起源(公元前500年至18世纪末)

特点:学科尚未形成,有自发的防病要求和尚不成熟的思想。


1、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其著名的《空气、水及地点》著作中提出“环境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该著作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自然环境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系统表述,而流行(epidemic)一词也在该著作中出现。同一时期,我国也出现了“疫”、“时疫”、“疫疠”作为疾病流行的文字记载。《说文解字》中“疫者,民皆病也”。


2、15世纪中叶,意大利威尼斯开始出现原始的海港检疫法规,要求外来船只必须先在港外停留检疫40天,是为最早的检疫。而我国在隋朝就开设了“疠人坊”以隔离麻风病人。这是传染病隔离、检疫的早期实践


3、1662年,英国的葛郎特(John Graunt)首次利用英国伦敦一个教区的死亡数据进行死亡分布及规律性研究,并创制了第一张寿命表,用生存概率和死亡概率来概括死亡经历。在研究死亡规律和死亡资料质量的同时提出了设立比较组的思想,其贡献在于将统计学引入流行病学领域。


二、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在这期间,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到了空前发展,人群向城市聚居,为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提供了可能,而传染病的肆虐使流行病学学科的诞生成为必然。

特点:以传染病为主的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


1、1747年英国海军外科医生詹姆士⋅林德(James Lind)在“Salisburg”号海船上将12名患坏血病的海员分组(每组2人)进行添加不同食物的对比治疗试验,结果发现,食物中添加橘子和柠檬的两名海员几乎完全康复,提示橘子和柠檬等新鲜水果(后被证明是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的先河


2、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Jenner)发明了接种牛痘以预防天花,从而使天花这一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传染病的防控开创了主动免疫的先河


3、1850年全球首个流行病学学会“英国伦敦流行病学学会”成立,标志着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


4、1854年英国著名内科医生约翰(John Snow)针对伦敦霍乱的流行,创造性地使用了病例分布的标点地图法,对伦敦宽街霍乱流行及不同供水区居民霍乱死亡率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首次提出了“霍乱介水传播”的观点,并通过干预,成功地控制了霍乱的进一步流行,成为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与控制的经典实例


三、流行病学学科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也称为现代流行病学(modern epidemiology)时期。

主要特点:

(1)从研究传染病扩大为所有疾病和健康问题;

(2)研究方法由传统的调查分析扩展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

(3)研究从“流行”发展为“分布”,动静态结合,由三环节两因素发展为社会行为因素;

(4)流行病学分支学科不断涌现,使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现代流行病学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创造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因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危险度的估计方法。


1、1950年英国医师Doll和Hill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不仅证实了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也开创了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


2、1948年美国弗雷明汉(Framingham)心血管病队列研究,通过对三代人群(1948-、1971-和2002-)的长期随访观察,分析了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心脏病、脑卒中和其他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改变了医学界与公众对疾病病因的认识,使人们对流行病学作用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3、1954年在欧美国家开展的涉及百万学龄儿童的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s 疫苗)现场试验,不仅证实该疫苗的保护效果,也为人类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阶段(20世纪60-80年代):流行病学病因研究和分析方法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混杂和偏倚的区分,交互作用、病例对照设计的实用性发展。


1、1962年康费尔德(Cornfield)在弗雷明汉心血管病研究中,建立了第一个多变量分析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成为流行病学常用的分析手段。


2、1979年Sackett总结了分析性研究中可能发生的35种偏倚,而Miettinen在1985年进一步将其分为选择、信息和混杂偏倚三大类。


3、一批有代表性的流行病学教科书和专著面世,如MacMahon(1970年)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Lilienfeld(1976年)的《流行病学基础》,Rothman(1986年)的《现代流行病学》,Last(1983年)的《流行病学辞典》,标志着流行病学完成了从研究疾病分布到寻求病因的过渡。


(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新理念和模式,不断推出新的分支学科,扩大流行病学应用领域的时期。


1、微观上,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交叉形成分子流行病学,并在1993年第一部分子流行病学专著《分子流行病学—原理与实践》问世。


2、宏观上,强调从分子、个体和社会多个水平,以及历史、现在与未来多个维度,提出生态流行病学模式,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危险因素与个体遗传易感性多个层面深入研究与疾病和健康相关的因素。


四、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在流行病学的发展过程中,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逐步应用到临床科研和实践中,形成了临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从此迈进了医学的主要殿堂。


上世纪80年代,临床流行病学得到迅速发展,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1982年建立了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INCLEN),其宗旨是:“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最有效地使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临床医学实践,从而致力于改善人类健康。”1983年我国华西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广州中医学院建立了三个临床流行病学“设计、测量、评价”(desig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DME)的国家培训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被用于研究设计、项目实施与项目评估等医学科学的各个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方法就是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分组以最美丽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混杂的问题,安慰剂和盲法协助控制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随机对照试验是在人群中建立因果关系最可靠的方式,因而成了评估医学干预效果的金标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临床流行病学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累积了超过几十万个关于医学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系统的总结上述这些证据迫在眉睫——流行病学的另一颗新星Meta分析应运而生。Meta分析是一种系统地、客观地、定量地总结或整合来自不同研究的(关于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的综述方法,又称为系统综述。



【参考教材】

1、沈洪兵,齐秀英. 流行病学(第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本堂课试题:
1、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
B.流行病学就是传染病学
C.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D.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


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