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新品前瞻 查看内容

新技术,双样本——创澜生物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获批

2025-8-21 09:30|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88|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

摘要: 动态监测结果可作为启动治疗和调整治疗方案的证据。

隐球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亦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 1。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真菌优先病原体清单(WHO FPPL),将新型隐球菌列为 “最关键优先级”之首,提醒其已构成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威胁2

2025年8月15日,创澜生物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53401540),该产品预期用途广泛,可同时检测脑脊液和血液两种样本类型,满足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隐球菌病、播散性隐球菌病等多类疾病诊断需要。产品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灵敏度高,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依据;定量更准确,动态监测结果可作为启动治疗和调整治疗方案的证据。



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空气、土壤、水、动物奶、植物、鸽粪和其他鸟类粪便)的机会致病真菌,隐球菌孢子通过呼吸道被吸入机体、侵袭肺部,可首先引起肺隐球菌病;其次,其也可进一步突破肺部屏障向血流、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播散,导至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血症等严重感染。

隐球菌的常用病原学检查包括墨汁染色镜检、培养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GXM试验)。墨汁染色镜检主观性大、漏检率高,白细胞和脓细胞还可能造成假阳性。培养法是病原学金标准,但步骤多、耗时长。GXM试验在便捷度、灵敏度、特异度上均优于染色和培养法,是最新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的隐球菌病确诊依据,可用于各类隐球菌病的筛查和诊断3,4


双样本预期用途广泛,适合更多患者类型

创澜生物GXM试剂盒支持双样本类型:血液样本GXM阳性可为隐球菌脑膜炎、肺隐球菌病、播散性隐球菌病提供诊断依据;脑脊液样本GXM阳性是隐球菌脑膜炎的确诊指标。

同时,虽然传统认为隐球菌病是HIV/AIDS人群的标志性机会性感染,但近来,慢性免疫抑制状态(如长期糖皮质激素应用、自免疫疾病、生物制剂治疗)甚至表观免疫正常患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指南推荐将隐球菌病纳入更广泛人群的鉴别诊断体系4,5。本试剂盒临床试验充分覆盖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契合最新指南要求、能够服务更多免疫状态人群、为更多种类的隐球菌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新技术:检测更灵敏、定量更准确

国内外指南均强调GXM定量检测和动态监测的意义。“动态监测荚膜多糖抗原滴度,结合临床因素可作为启动治疗和调整治疗方案的证据”3,以及“对疑似播散性隐球菌病的检查应包括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和血液的隐球菌培养和GXM定量、脑部和胸部影像学”4

创澜生物GXM试剂盒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可直接读取定量检测数值,线性范围可达0-1000 ng/mL,满足动态监测需求。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创澜双样本GXM检测的临床诊断灵敏度达到97.22%,特异度达到96.70%,与GXM免疫层析检测法(LFA,美国IMMY公司)的一致性达到 99.20%;而在动态监测方面,通过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GXM的动态浓度监测发现,相比于传统的半定量/定性检测产品,创澜生物基于发光法的GXM检测更能实时反映不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隐球菌清除率,为临床医生及时了解抗真菌治疗效果、制定或修改治疗方案提供更精准的参考6

图示:治疗过程中,化学发光法(CLIA)监测到患者血清/脑脊液GXM浓度持续下降(左,提示治疗有效)、上升(中,提示治疗应调整)或波动(右,提示应持续观察);同期免疫层析法(LFA)滴度无变化


单人份预分装试剂,自动化操作,灵活方便


试剂采用单人份预分装形式,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配套使用,操作简单,灵活方便,能够在15分钟内完成上样、检测、结果读取的全过程,检测通量高,每小时可处理48个样本。仪器设有急诊样本通道,可实现随到随检。


适用科室及人群:




(1)呼吸科: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有肺部病变和肺结节的患者;需与其他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鉴别诊断的患者;

(2)神经内科: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视力模糊、精神错乱、烦躁不安的患者;需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免疫脑炎等疾病鉴别诊断的患者;

(3)感染科:艾滋病患者的筛查;养鸽、长期接触禽类和其他长期慢性感染导至免疫力低下,且有上述症状的患者;

(4)肿瘤科、器官移植科、内分泌科等:器官移植、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人群,出现上述症状需鉴别诊断的患者;

(5)皮肤科: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脓疱红疹,需与其他皮肤感染鉴别诊断的患者;

(6)其他临床认为疑似隐球菌病的患者。


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获批上市,标志着创澜生物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检测领域的突破。本产品在样本类型、适用人群、定量检测方法学方面的独创性和临床数据的高质量呈现,是公司对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持续开拓和不断完善的成果。公司将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检测领域持续推出更多新产品,服务临床、回馈社会,支持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创造更健康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Brown GD, Denning DW, Gow NA, Levitz SM, Netea MG, White TC. Hidden killers: human fungal infections. Sci Transl Med 2012; 4(165): 165rv13.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fungal priority pathogens list to guid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ublic health action: CC BY-NC-SA 3.0 IGO.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3. 王辉等. 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学检查指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3; 46(6).

4. Chang CC, Harrison TS, Bicanic TA, et al. Global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ryptococcosis: an initiative of the ECMM and ISHAM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ASM. Lancet Infect Dis 2024; 24(8): e495-e512.

5. 李永明,叶枫. 2024全球隐球菌病诊断和管理指南:ECMM-ISHAM-ASM合作倡议解读. 华西医学 2025; 40(4).

6. Tang ZY, Xu P, Wang ZH, et al. Evaluation of cryptococcal antigen testing using a novel chemiluminescence assay in two medical centers of China.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4; 14: 1451539.





关于创澜

苏州创澜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为一体的生物医学高科技企业。创澜生物研发团队由资深临床微生物学专家、蛋白基因组学专家、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家、生物信息学专家组成,专注开发病原体感染领域新技术与新产品等创新解决方案,致力成为感染领域诊断产品专家,为临床带来精准有效、使用便利,价格可及的创新诊断产品。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扫码关注

创澜生物

填写相关信息

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