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杂侃天下 查看内容

强化院感防控,筑牢CRE耐药安全防线

2021-8-27 00:00|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2321|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

摘要: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全球各国积极行动,采取系统性措施遏制细菌耐药。医院是许多耐药细菌的“发生地”,由医院感染逐渐向社区感染蔓延,做好医院感染控制是遏制细菌耐药 ...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全球各国积极行动,采取系统性措施遏制细菌耐药。医院是许多耐药细菌的“发生地”,由医院感染逐渐向社区感染蔓延,做好医院感染控制是遏制细菌耐药的重要一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被WHO列为最重要的“紧迫”公共健康威胁之一。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年度报告(2021版)最新数据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3.0%和2.9%持续上升至2018年的25.0%和26.3%,从2019年和2020年开始呈连续下降趋势,但2021年继续上升(图1),对CRE控制仍然迫在眉睫。CRE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快速诊断、溯源、用药诊断,同时产酶菌的快速甄别是遏制其发展的关键。

图1. 2005-202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变迁

1. CRE的院感形势不容乐观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2021年7月,《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发表了《老年医院感染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基因》,调查了2018-2019年院内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arbapene-resisi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检出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CRAB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以期了解医院CRAB感染的临床特征。

研究表明,2018-2019年感染患者CRAB菌株的检出率为52.02%,CRAB菌株中碳青霉烯酶基因以OXA-51(93.50%)和OXA-23(87.00%)为主

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首位致病菌,对常见抗生素均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此外CRAB也是菌血症与颅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行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有关。这提示,应重视CRAB的院内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并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控制CRAB感染的发生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克隆聚集致新生儿医院感染

2021年8月,《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发表了《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新生儿株的分子机制》,探讨了分离自新生儿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机制和菌株之间的同源性。

社区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病原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不仅引起成人的感染,也是某些地区新生儿或儿童常见的临床感染。研究显示,携带blaNDM-5肺炎克雷伯菌ST17型的克隆聚集是导至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而且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其他耐药基因,呈现多重耐药表型,应引起临床重视并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

多种院内因素引起CRKP感染和高死亡率

2021年,发表于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杂志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北京某家医院院内感染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结果。

调查发现,3个月内使用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鼻胃插管支持治疗是院内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CRKP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住院死亡率为28.9%,较高的肌酐水平、休克状态和其他耐药细菌的合并感染是CRKP感染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文章指出,耐药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显著增加了住院死亡率和医疗费用,迫切需要解决办法


2.专家共识:必须对CRE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

《血液肿瘤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诊治与防控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发表于《中华血液学杂志》,共识中指出,血液肿瘤患者是发生CRE感染的高危人群,而且CRE感染相关的病死率较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RE感染的增多是抗菌药物选择压力、耐药基因水平传播和耐药克隆菌株传播共同作用力的结果,必须采取有力的CRE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阻遏CRE的传播、减少耐药菌感染

该共识提出以下几点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应对CRE的医院感染:(1)主动监测CRE,包括对无症状患者标本的培养、检测和对环境中CRE的筛查,以及时发现CRE定植者和感染者;(2)对CRE定植或感染者实施感控措施,重视手卫生,采取接触性预防和隔离,加强对环境表面的清洁,必要时采取去定植手段;(3)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和应用疗程,另外,抗菌药物轮换策略证据不足,仅慎重推荐在特定病区执行抗菌药物轮换策略。


3.感染控制与抗菌药物管理相互协同,

共同应对细菌耐药

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肖永红教授在《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发表《感染控制与抗菌药物管理齐头并进 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一文,阐述细菌耐药发生过程、危险因素和控制策略,表明细菌耐药的发生和传播与抗菌药物使用、感染控制息息相关。

医疗机构是患者集中场所,也是抗菌药物使用最为频繁的地方,历史上许多耐药细菌首先发生在医院,然后逐渐流行并向社区传播。细菌耐药的发生、扩散和流行与不同危险因素相关,抗菌药物的使用犹如耐药触发器,感染控制不力更像耐药流行的加速器

控制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医疗机构主要的工作内容,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已经把感染控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纳入医院核心管理内容,是医疗机构质量评价和评级的指标,在此过程中抗菌药物管理团队和感染控制团队必须相互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机构耐药控制作用。

我国细菌耐药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发生仍呈上升态势。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与抗菌药物管理相互配合才是最终控制这类耐药细菌的有效办法!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