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微信开始,我将逐渐介绍该文件中在叙述溯源性中的关键内容。 第一个是溯源性的术语--计量溯源性。
第3.31条为计量溯源性的定义。定义如下: 3.31 计量溯源性(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计量溯源性是指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3.4),检测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3.48)。
这个定义的描述上,与第一版很相似。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自从在临床实验室强调,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以溯源性描述起,一直使用计量溯源性。可惜,我们很多临床实验室却只是简单地使用了溯源性,而不是计量溯源性。 这个计量溯源性的定义,全部来自国际计量学词语学(JCGM。2012)。 注释1:在这个定义中,一个“参照”可以是一个检测单位的定义,through its practical realization,通过它的实践实现;或某个MP(3.27)包括了非顺序量(3.38)的检测单位,或检测标准(3.28)。non-ordinal quantity its practice realization 注释2:计量溯源性要求建立的校准等级(3.5)。 注释3:参考(参照)的规范必须包括在建立校准等级(3.5)使用这个参考的时间,连同其他关联参考的计量信息,如校准等级(3.5)中何时实施第一个校准(3.4)。 注释4:在检测模式中具有多于一个输入量(3.38)的检测,输入量(3.38)值的每一个应本身是计量上可溯源的,涉及的校准等级(3.5)会形成一个branched分支结构或一个网络。为每个输入量(3.38)值建立计量溯源性中涉及的努力,应与它在检测结果的相对贡献相称。 注释5:检测结果的计量溯源性没有确保,检测不确定度(3.48)对给定目的是合适的、或没有差错。 注释6:两个检测标准(3.28)间的比较可以视为一个校准(3.4),若比较被用于检查,若必要,修正量(3.38)值和归因于检测标准(3.28)之一的检测不确定度(3.48)。 注释7:ILAC考虑确认计量溯源性的要素,是一个不间断的计量溯源性链,到一个国际检测标准(3.20)或国家检测标准(3.28),有文件记录的检测不确定度(3.48)、文件记录的MP(3.27)、认可的技术能力、计量溯源性到SI、和校准(3.4)区间[见ILAC P10:01/2013]。 注释8:缩略词“溯源性traceability”有时被用作‘计量溯源性’以及其他概念,如‘样品溯源性’或‘文件溯源性’或‘仪器溯源性’或‘物质溯源性’,where the history(“trace”)of an item is meant. 表示项目的历史记录(“跟踪”)的位置。所以,如果有任何混淆的风险的话,建议使用完整词语“计量溯源性”。 注释9:关于上述注释4,VIM,2.50定义了在检测模式中输入的量(3.38)作为必须被检测的量(3.38),或为了计算某个被测量(3.26)被检测的量值,某个量(3.38)值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 示例:在特定温度下一个钢棒的长度是被测量(3.26),在室温时,钢棒观察到的长度,和钢棒的热膨胀系数是在检测模式中输入的量(3.38)。
这个第二版文件内容非常详细。而且需要极其认真的学习领会,像我这样走马看花的学习,是非常有问题的。但是,我又必须将主要的关键点讲给大家听。考虑后,我认为还是直接介绍标准文件中介绍了多个溯源内容给大家,也许较容易理解。 在这之前,应该先介绍在ISO 17511第二版中,关于叙述计量溯源性文件的要求。、
在第4.1章中,明确地指出了如果厂商要说明,产品具有计量溯源性的,必须按照第4.1节要求,形成文件。以证实满足了特定IVD MD(体外诊断医学设施)对人样品检测结果,具有计量溯源性。 第一个要求是:描述参考检测系统。包括: 1、应用的计量单位制和被测量定义; 2、什么是该溯源性链上的最高等级检测方法(MP,检测程序)。或为建立IVD MD计量溯源性上可溯源校准的方案。首先要说明最高等级的的检测程序(MP),或为建立IVD MD的计量上可溯源的方案。该方案包括被授权机构或被其他权威机构规定的(如某个国际专业机构)。 3、为校准上述内容2中任何MP的参考物质(RM)。 4、或被国家计量研究院、专业机构、认可组织或其他行政机构指定的参考实验室和/或实验室网络,能提供对预期人样品内被测量适合目的的检验。 5、上述第4点内范围内的实验室,包括校准和参考实验室,由厂商实施。 因此,与以往第一版的文件不同之处,是第二版特别强调,在描述溯源性时,厂商首先要说清楚,这个溯源性是为哪个检测系统的!不可含糊。第二是要讲清楚,现在这个溯源性链的最高等级检测程序是什么。这溯源性量的两头在开始时都交代了。然后再说中间的溯源传递。 叙述计量溯源性文件,通常由交替的MP和RM对组成,建立了值转换的一个不间断序列,从可用的最高等级参考系统要素开始,到使用IVD MD检测人样品量值止。
在第4.4章中描述的校准等级,特别指出,校准等级的每一级,都是适合目的的检测程序(MP)和参考物质(RM)的组合,并且随着校准等级不断交替。开始于一个检测标准和/或某个检测程序(MP),最后抵达被校准后的终端用户IVD MD,去检测确定的预期人样品,得到具有溯源性的被测量的值。究竟如何在每一个等级间互相交替,将在以下介绍。 文件指出:1、校准等级内每次成功的校准输出(结果),依赖于以往校准的输出(结果)。2、某些被测量,在整个校准等级中,被检测的量在各个步骤处会改变。例如,血清中的某些蛋白,被检测的量可来自关注的蛋白导出的确定多肽物的质量,但是在免疫反应中,实际检出的是使用的抗体针对该蛋白上的某个功能决定簇的物质量。又如,血清β-D-葡萄糖是该检测项目分析物的被检测量。但是在质谱分析中,它是被确定的是β-D-葡萄糖衍生物的质量片段;如果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的,被检测的是经葡萄糖氧化酶的降解产物H2O2。
对于参考物质和校准品的选择和要求,厂商以及为之实施校准等级的参考实验室等,都必须对校准等级中每一步使用的校准品(检测标准)由负责给定校准步骤一方记录在案。校准等级中的每个校准品的选择原理,应包括在IVD MD厂商的文件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