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检验杂谈 查看内容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知多少

2025-10-9 10:41| 编辑: 沙糖桔| 查看: 216| 评论: 0|来源: 小李叨叨

摘要: 检测、诊断、治疗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或滤泡旁细胞。根据起源细胞分为滤泡细胞源性甲状腺癌和滤泡旁细胞源性甲状腺癌(即甲状腺髓样癌,约占1-5%),滤泡细胞源性甲状腺癌包括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约占90-95%左右)、嗜酸细胞癌(OCA)、低分化癌(PDTC)和未分化癌(ATC,占比<2%);其中DTC又分为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TC)。
过去 30年中,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增加,成为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数据,新发甲状腺癌病例为46.61万例,新发病例排名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结直肠癌
今天,我们就聊聊甲状腺癌基因检测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朋友。如有疑问,欢迎文末添加微信交流。
01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
明确诊断是肿瘤治疗的前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是甄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方法,利用术前FNA可有效提高甲状腺手术恶性肿瘤比例,避免不必要的手术。FNA检测结果分为五类(表2)。

其中I类II类分别为无法诊断或标本不满意、良性,VI类为恶性肿瘤。而III类至V类则为不确定,给临床带来了巨大挑战;研究表明,约有25%的甲状腺结节无法通过FNA确认良恶性,在这25%无法确认良恶性结节的患者中,大多数人选择了手术,但约有80%最终确认为良性,接受了不必要的甲状腺切除手术;因此,III至VI类的良恶性判断决定了甲状腺结节的管理方案制定。
近年来,基因检测在协助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BRAF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突变率高达80%,BRAF突变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达99.8%;另外,RAS突变、RET重排、TERT启动子突变及TP53突变等也与甲状腺癌有较强的关系。
因此甲状腺癌CSCO指南,CACA指南,NCCN指南及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5版)均推荐经FNA无法确认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进行BRAF、RAS、TERT启动子、TP53等基因进行检测。

02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方案制定
外科手术是甲状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法,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切除术式主要包括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手术过程中,部分DTC是选择腺叶切除还是甲状腺全切还存在一定争议,研究表明,携带BRAF基因突变、BRAF&TERT共突变及BARF/RAS&TERE共突变等的甲状腺癌患者有较高的复发风险,优先选择甲状腺全切+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癌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广东专家共识(2020版)指出,在手术前,可结合BRAF、RAS合并TERT、PIK3CA突变情况判断复发风险程度,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03 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是分化型甲状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可根据适应症、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分为清甲(清除手术后残留于甲状腺床的甲状腺组织,便于长期随访及肿瘤复发检测)、辅助治疗(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等)及清灶治疗(对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或远处转移病灶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旨在改善DSS和OS)。
然而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出现碘抵抗现象,这部分患者称为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研究表明,BRAF V600E、RET、TERT启动子、RAS及TP53等基因突变与RAIR相关。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管理指南(2024版)建议DTC患者进行BRAF等分子检测一直到RAIR的预判和后期治疗。


04 靶向治疗
对于不可手术或放射性碘难治的甲状腺癌患者,靶向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在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BRAF V600E突变、RET融合及NTRK融合。
与结直肠癌一样,BRAF V600E突变同样是甲状腺癌常见的突变位点之一,2025CSCO滤泡上皮来源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及甲状腺癌NCCN指南指出,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甲状腺癌患者可以使用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进行治疗。
除了上述用于BRAF V600E突变的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外,甲状腺癌相关指南还推荐了两个泛靶点相药物进行甲状腺癌的治疗,包括推荐使用恩曲替尼、拉罗替尼及洛普替尼用于治疗携带NTRK融合的甲状腺癌患者,推荐使用赛普替尼和普拉替尼用于携带RET融合的甲状腺癌患者。

05 遗传筛查
与乳腺癌一样,部分甲状腺癌也与遗传相关,家族性遗传甲状腺癌包括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MTC)和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FNMTC)。
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MTC):究表明,约有25-30%的甲状腺髓样癌为HMTC,HMTC又分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A型(MEN2A)和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B型(MEN2B),约有95%的HMTC由RET基因突变导至,95%的MEN2A患者的RET基因在10号外显子的第609、611、618、620位以及11号外显子的第634位密码子发生突变。95%的MEN2B患者携带RET基因第16号外显子M918T突变,不足5%的MEN2B患者携带15号外显子A883F突变。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FNMTC):目前尚未发现FNMTC的特异性致病基因。综合征型FNMTC与已知的肿瘤易感基因相关,如APC基因是FAP综合征的致病基因。而在非综合征型FNMTC致病基因的研究中,已发现DICER1、FOXE1、PTCSC2、POT1、TCO、NMTC1 等基因与FNMTC的易感性相关。
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家族遗传性甲状腺癌建议相关甲状腺癌患者进行RET、APC等基因的筛查以确认遗传风险。
06 小结
以上就是甲状腺癌基因检测的诸多内容,我们欣喜的看到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手术方案制定、放射性碘治疗、靶向治疗及遗传筛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改善相应患者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2025CSCO滤泡上皮来源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NCCN指南2025.V1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2023版)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管理指南(2024版)
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家族遗传性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广东专家共识(2020版)
2025CACA指南-甲状腺癌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