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测序)原理: 一代测序(Sanger测序)基于双脱氧核苷酸终止反应(dideoxy chain termination)。在反应体系中,使用正常的脱氧核苷酸(dNTP)和掺入少量双脱氧核苷酸(ddNTP)。当ddNTP被整合进DNA链时,会导至链的延伸终止,因为ddNTP缺乏3'-OH基团,无法再与下一个核苷酸连接。 反应过程: 测序检测:
特点:
二、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原理: 二代测序采用高通量平行测序,即将大量DNA片段同时测序。与Sanger测序不同,二代测序不需要逐个读取,而是通过模板扩增、序列拼接和信号检测进行数据读取。 步骤: 样本准备:将基因组DNA剪切成小片段,并加上特定的接头序列(adapter)。 模板扩增:通过桥式PCR或乳液PCR在固体基质上扩增DNA片段,形成簇。 测序反应:以**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SBS)**方式进行,DNA聚合酶在合成时加入荧光标记的核苷酸,每加入一个碱基,检测器捕获荧光信号。 信号读取:每一轮测序记录一次荧光信号,将所有轮次的信号汇总,即可得到对应的DNA序列。
代表平台: Illumina(常见,精度高,适用于全基因组测序)。 Roche 454(已淘汰,但曾用于长片段测序)。 Ion Torrent(基于pH变化检测碱基插入)。
特点:
三、三代测序技术(Third-Generation Sequencing,TGS)原理: 三代测序实现了对单分子的实时测序,无需大量PCR扩增,直接读取长片段DNA或RNA序列。这极大提高了读长,并减少了扩增带来的偏差。 代表技术: 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Single-Molecule Real-Time sequencing, SMRT)**原理。 在纳米孔腔室内,DNA聚合酶将碱基引入DNA链,碱基的电信号会被实时检测。 读长可达1万至5万bp,但错误率较高,通常通过重复测序纠正错误。
PacBio测序(SMRT测序): Oxford Nanopore测序:
特点:
总结与对比
应用趋势: 各代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研究人员能更快、更全面地探索生命科学中的未知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