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年,星哥和好几个IVD公司的老板聊天,这些老板都问了星哥同样的问题。 “新冠以后,我们企业未来应该怎么办? ” 已经有三年没有IVD行业老板这么密集的问星哥这个问题了。 之前被问到还是2020年之前,过去三年没人问的原因的答案很简单,IVD公司只需要往死里做新冠检测相关产品,然后发财就行。 2023年新冠凉凉了,老板们又迷失了方向,又有时间了,可以开始聊一些务虚的问题。 星哥对于这类问题不是非常感冒,毕竟老板们发不发财和我又没啥关系,只是同一个问题问得太多了,星哥就喜欢写篇文章回应。 “我们未来怎么办?” 这其实是一个方向上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新产品,做什么新项目,有没有什么发财的好点子。 找准方向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因为方向在哪里,往哪里走,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只要你花点心思去聊天,去走访,去调研,去思考,方向自然就出来了。如果我是IVD公司老板,我会去问医院专家,同行,经销商,公司的员工,看看国外的发展情况,也会和IVD自媒体人交流。 比如如果创业项目想拿到投资机构的投资,可以找星哥聊聊天; 想了解分子诊断行业的发展态势,可以找锁爷和贾半仙请教。 自媒体人的心态都是比较开放的,看得画面相对更全,和厂家也没有竞争关系。 昨天星哥和一位在IVD行业做了20年经销的行业前辈Z总聊天,Z总说IVD经销越来越难做,现在的问题不是哪家医院被打包了,而是哪家医院没有被打包。他几年前也做了一个生化试剂工厂,也不好做,找不到什么方向。 星哥就随手举了我认为有机会的三个方向: 质量可靠,稳定,价格合理的生化仪,从100速到2000速,都有需求; 干式生化仪,比如像爱贝斯的Piccolo,国内只有两家公司仿的比较好,天津微纳芯和成都斯马特,很多公司都眼红; 生化试剂上游原料,大家都扎堆去做胶体金和化学发光的原料,杀得比较狠,生化原料市场小一些,玩家也很少,依然有机会。 这三个方向都有机会,关键是你能把东西做出来,质量好,价格合适。产品很难做,方向告诉你也没关系。 至于所谓的营销渠道,那些大公司,你有我有大家有,而好的产品才是稀缺资源。 如果是做常规的生化试剂,买了原料过来配配,不好意思,那就慢慢卷吧,迷茫是肯定的,因为普通产品,没有差异化的东西,小厂家大概率拼不过大厂家。 Z总又问了一个问题,免疫荧光分析这块是否有机会? 星哥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即使是在生化诊断这么红海的方向上,依然有机会,更不要说免疫荧光了,但是你能不能抓住机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星哥年后第一次微信视频号直播,连麦康华生物的市场总监李秦章,就提到他们做免疫荧光产品思路,根据临床的需求设计一些3-5项目小panel,比如风湿四项,炎症四项等等, 这里面的项目并不稀奇,但是通过一个组合的概念,在推广的时候就有优势,契合临床需求。 以前那种我搞一个CRP,G17,然后单品过亿,买几十套房子,走上人生巅峰,然后移民加拿大的套路,已经行不通了。 你搞了个新项目是不是,一看到你拿到证,友商们马上开始调研,立项,寻找原料供应商,研发,注册,报证。然后新项目,总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市场教育和推广,等你的市场教育做得差不多了,我们大厂家的产品也拿到证了,进场收割市场。 IVD行业的玩家们的布局极为趋同,反正我是老大我全都要。 集采的压力下,所有人都要做IVD上游原料,只有安图在15年前开始布局,大部分公司都是这几年临时抱佛脚。所有人都要做凝血诊断,只有安图在2021年以超强的执行力,完成了从高端流水线,中端产品,POCT凝血和血栓弹力图的全线布局。 当然了,如果老板不懂行,又比较傲慢,不虚心学习,也是很容易被底下的人忽悠的。大型外企一般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方向性的错误,在国内IVD企业里面比较常见。 “人有多大胆,迪有多大产。”老板雄心勃勃,看到产品市场大就上马,不管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也有些产品方向一看就是个坑,有些公司还吭哧吭哧往里钻。 相对来说产品和方向的选择很简单,但是为什么有些公司能搞出来产品,有些公司搞不定呢?其实下面这个问题更为关键。 相比方向选择,人才是最难的问题 如何识别人才??如何招揽人才?如何用好人才?如何留住人才? 比如说现在IVD行业都在出海,这次迪拜展,有388家中国IVD企业去参展,考虑到国内据说有超过2300家IVD生产企业,也就是说有16%的国内IVD企业都在出海的过程中。 出海怎么做,是困扰很多IVD新锐企业老板的难题。 大家都知道要出海,那么怎么出海? 从哪些市场和产品切入?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注册从哪些国家 ? 针对国际市场,产品线要做哪些调整? 国际营销的团队如何组建? 我们应该找什么样的渠道和代理商? 如何进行产品定位和制定价格策略? 这些事情,千头万绪,非常细节,那么国际营销的帅才在哪里? 常规的思路肯定是先去迈瑞,万孚,开立,理邦,新产业。问题在于很多大公司的人,是平台型人才,单兵作战能力不强,中小IVD企业其实需要的是一只精干的特种兵小队。 前年西南某IVD企业在深圳建立国际营销办公室,从深圳某中型IVD企业挖了两个人。注意,老板没有从迈瑞,新产业,开立,理邦,万孚这些公司挖人,而这些公司的人才是猎头们的最爱。当时星哥就预感到这家企业的外销能做起来,后来的发展完全验证了星哥的判断。这家公司2022年营收超过80亿,外销贡献颇多。 老板的识人水平,差距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带头人选错了,结局怎么样,老板们心里最清楚。 Ok,大家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些“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人才,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人才为啥要来你们公司呢? 是你们薪资高,事情少,老板比较帅还是咋地?所以把人才招过来也很难。因为人才选择多,对行业里的公司也了解,如果公司不是处在一个上升的轨道,人才一般也不会考虑的。 就算你把人才招到了,团队的磨合和打造,然后用人所长,然后把人才留住,也是很考虑老板能力事情。 优秀的创业者就是既能识别人才,又能把人才忽悠过来,还能发挥他们的所长,让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 所以星哥就非常佩服那家营收超80亿的IVD公司创始董事长。最近和他们公司一位离职的员工吃饭说前老板确实薪资舍得给,他当时这个职位的薪资,应该是在其他IVD公司同等职位薪资的一倍。当然这位员工也给公司做出了很多贡献。 但是这位员工如果在其他公司也做出了同样的贡献,他也能拿到这样的薪资吗?星哥是很怀疑的,毕竟很多公司要考虑内部的政治平衡,以免激起元老和亲信的不满。 一切问题,归根打底,都是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