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来获得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或表达调控的变化为基础,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信息与依据。 DNA双螺旋结构(来源网络) 分子诊断技术作为体外诊断的当红炸子鸡,是目前发展最快的IVD细分赛道之一,特别是COVID19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已经改变了整个IVD行业的格局。根据 BCC Research 最新调研报告预计,2020 年全球新冠检测市场高达 603 亿美元,且到 2027 年将增至 1951 亿美 元,CAGR 为 15%。其中 PCR 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大,CAGR 为 15.6%。 目前IVD企业大概率有3种状态:(1)账上趴着自己的钱想着要做什么,(2)账上趴着投资人的钱在想着要干什么,(3)资金链有些紧的企业。目前,在我国市场中用于进行基因检测的技术主要分为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FISH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四种,不同技术分类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不同分子诊断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点 分子诊断的应用(来源头豹) 行业在发展,技术在革新。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分子诊断技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目前dPCR都还处于导入期,NGS则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FISH与qPCR技术处于成熟期,而基因芯片已经进入衰退期。 分子诊断技术所处不同发展阶段(来源亿欧智库) 从行业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分子诊断整个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生物化学原料,中游的诊断仪器和试剂,下游的终端客户即是各种医疗机构。 分子诊断行业产业链图谱(来源头豹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