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产仪器,过去我们常听到的描述都是悲情相关的词语,产品趋同,低价竞争常态化,想要叩开高端实验室的大门,却被人戴以有色眼镜看待,外企喝汤吃肉,国产厂商却还在找米下锅。 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尤其在贸易战与新冠疫情的双重洗礼下,在利好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助力之下,国产仪器的受关注程度和发展速度早已今非昔比。加强高端仪器研发制造写入“十四五”规划,各地采购新政支持国产仪器,用户对国产仪器的接纳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国产仪器企业正由内而外焕发新的活力。 国产仪器欣欣向荣,是否到了发展的最佳时刻?仪器信息网近期策划了“国产仪器发展正当时”活动,邀请到27位国产仪器企业家,就国产仪器面临的“卡脖子”问题、破解“卡脖子”的经验与方法、国产发展路径等话题分享了心得。从这个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国产仪器面临的困境,也看到了国产仪器可能的出路。 01色谱
硬件:高端色谱如UHPLC、Nano-LC、SFC、GPC、AAA、Pre-LC、Chip-LC/GC。 软件:色谱符合美国FDA CFR Part11软件以及质谱分析软件谱库等。符合法规、功能齐全,并且能网络化部署的色谱软件,国内基本为空白。 耗材:目前全球液相色谱柱每年约有300-400万根的需求量,合15-2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国色谱柱市场需求占全球市场10%左右,国产色谱柱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仅2%,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只有20%。目前国产色谱柱所用的填料或者生产填料的微球原料、硅烷化试剂以及空柱管大多数依赖进口,与色谱柱相关的柱管和筛板,特别是适合小粒径装填的大多也都是进口的。 此外,液相色谱柱研发和生产所必需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绝大部份依赖进口,这些挑战使产业链不能成为闭环,严重地影响到色谱柱高端国产化的进程。 02质谱
质谱如Orbitrap、FT-ICR、IT-TOF、TOFTOF、Magnetic MS等在国内基本是空白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几乎百分之百来自于进口品牌,半导体行业中所用ICP-MS全面依赖进口依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03光谱 拉曼光谱:对于小型拉曼光谱仪、光纤光谱仪而言,光栅、CMOS高性能检测器、高性能滤光片目前还是依赖于进口。芯片就更不用说,激光管内部发光芯片、ARM芯片、FPGA芯片、高性能AD芯片等都还是依赖进口。 傅里叶红外光谱:高分辨、宽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真空型傅里叶红外目前还是我们的短板。从核心部件讲,可能被“卡脖子”的主要有芯片、部分红外检测器和宽谱光学晶体。 04力学性能实验设备 新材料测试需要的设备: 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测试系统; 2、在生物医药领域,从骨科、齿科到心脏支架、瓣膜,国产设备都很难满足相关试验标准的要求; 3、有些特殊的新材料,需要在高温、高压、真空或者腐蚀环境里面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这类专业设备也是进口设备为主。 动态试验机: 1、应变疲劳系统。国内大部分的疲劳试验设备目前只能做普通的应力疲劳试验; 2、多轴疲劳系统。这类高端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厂家几乎都是欧美的厂家并且是对我国禁售的主要产品。 05扫描电镜 为什么国产扫描电镜所占市场份额极少,难以突破技术壁垒? 上海市显微学学会副理事长曾毅提出过3点原因: 1、高质量电子光学系统生产困难;
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图文热点 最新文章
关闭 官方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