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ST2(sST2)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心血管以及炎症标志物而受到较多的关注。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sST2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T-ProBNP等相关;sST2是独立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中短期死亡率的强力指标。近年来第2代高敏sST2检测方法的问世不仅使检测变得更加准确,也使我们可以检测出健康人群中的sST2水平,因此sST2的临床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目前国内尚缺乏对第2代高敏sST2检测方法应用的研究。 戴谦等[1]利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中国人群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及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的研究人群作为平台,对 sST2在华东地区表面健康人群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发现在原有 NT-ProBNP、LVEF的基础上联合sST2可以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更好的分层。本文为后续进一步的sST2临床随访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发展方向:(1)缺少sST2与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2)sST2对某些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能力;(3)sST2在心肌损伤及心肌重构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 ![]() 图片为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 [1]戴谦,吴炯,郭玮等.可溶性ST2的检测性能评价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94-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