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杂谈
- 微流控芯片有望成为抗寄生蠕虫药物开发新工具
-
美国俄勒冈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利用微流控芯片对寄生蠕虫电生理信号的读取,可以进行潜在抗寄生蠕虫化合物筛查,这一成果为加快针对寄生蠕虫的新药研究带来希望。俄勒冈大学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土源性蠕虫开展的 ...
-
2017-1-3 20:57
- Science:2016年十大科学突破(纳米孔测序、实验室造卵子......)
-
最佳突破:时空涟漪引力波
引力波获得最佳突破可谓当之无愧,之前自然等各大网站的年度盘点,引力波都榜上有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2月宣布,他们利用L ...
-
2016-12-25 12:35
- 不卑不亢看待二代测序
-
人们常说“事后诸葛亮”,可见“料事如神”是一个让人艳羡的能力。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无限接近这种能力,天气预报就是现代人诸多“料事如神”本领中的一种,不断进步中切实提高了生活品质与舒适度。个人体会进步主 ...
-
2016-12-24 03:36
- 新思路!无创DNA产前诊断之父卢煜明:尿液DNA查癌或将代替活检
-
5年前发明NIPT技术让孕妇抽血测胎儿基因目前代替羊水穿刺90多国家数百万孕妇运用研发液体活检,下一步用于鼻咽癌、肺癌等癌症筛查和治疗血液里的DNA可筛查出淋巴癌、鼻咽癌,还能监测器官移植的排异和伤者受伤程度? ...
-
2016-12-20 08:37
- 肿瘤专家郭永军:基因测序或将免费,纯测序公司面临挑战
-
精准医学似乎正在迎来一个多事之秋。在由贝壳社主办的“第六届Bio4P精准医疗创新论坛暨2016中国医健创新创业大会”上,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在主旨演讲中提到:“精准医学目前刚刚起 ...
-
2016-12-11 00:14
- POCT免疫诊断产品主流技术入门介绍
-
一、免疫层析技术
图1 薄层色谱法
二、免疫标记技术
(1)胶体金法胶体金是指胶体状的一种金颗粒,是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纳米尺寸的金颗粒,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稳定的胶体状态。
胶体金在弱 ...
-
2016-12-11 00:00
- 分子诊断技术助力精准医学转化落地
-
——多个维度加速市场转化,将是未来大健康产业创新最具活力的领域
从“未病”到“已病”,分子诊断和精准医学在出生缺陷、感染性疾病、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领域,运用大数据深度挖掘,逐渐实现未病预测、欲病 ...
-
2016-12-5 23:40
- 见证测序能力的重大改变
-
测序技术已大大超出了Carlos Bustamante、Stephen Kingsmore和John Mattick三位博士的预期。如果你在他们职业生涯刚开始时询问他们,是否有一天我们能在一天内测序人类全基因组,他们的反应分别是:“疯言疯语!”, ...
-
2016-12-5 23:37
- 基因测序:技术大于服务,只顾着赚钱你就输啦
-
基因测序作为医疗健康行业的火爆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认可,并逐步被应用到各大领域中。尤其是精准医疗概念提出以后,基因测序更是备受青睐,它为精准医疗解答了很多未知的问题。
如今,基因测序已经形成了 ...
-
2016-11-24 00:29
- 全国第一省118家医院医学检验结果互认,不用重复做检查(附医院名单)
-
近日,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全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含综合、中医和二级及以上民营医疗机构)和独立医学检 ...
-
2016-11-19 00:00
- 基因检测与第三方检验前景
-
最近对精准医疗和基因检测前景出现了诸多质疑,这些质疑更多的是基于现实出于理性的分析判断。但基于现实处于理性真的能准确判断未来吗?
井冈山初期,林彪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质疑,他的质疑无疑是基于现实处 ...
-
2016-11-4 00:00
- “分子诊断万花筒”——新型双向置换荧光探针
-
号主按:有好些个日子没有推送号文了。号主想来甚是惭愧。前些日子忙着零零碎碎的事儿,也就忘了这茬。要是多日不见文出的阅主子们怪罪下来,本就不受待见的小号主岂不落得个关门大吉、扫地出门。幸得今儿个天,阴雨 ...
-
2016-11-1 23:49
- 核酸突变分析方法抉择:PCR、杂交、NGS?
-
日前,以“精细管理、精准医疗”为主题的2016届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落下帷幕,精准检测作为临床实践中实施精准医学的第一步,成为本届CSCO学术年会的热点话题。来自不同企业的分子诊断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面对新技 ...
-
2016-10-20 00:05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法应用指南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法在早期发现、病程监控、机制研究、肿瘤转移及预后监测中应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患癌症的病人约16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130万人。我国大、中城市居民的许多死亡原因中,癌症是第一位死 ...
-
2016-10-13 00:16
- “分子诊断万花筒”开篇——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简介
-
开头语:隆地熊是只悲催的熊。怎么说呢?原本它只会挖蜜蜂,但是寄隔壁马博士篱下的它却被逼着去搞分子诊断。于是乎,一只笨熊从此在分子诊断的道路上不断爬跑。一路跌跌撞撞,它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最明显的就是青春 ...
-
2016-10-11 23:52
关闭 官方推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