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在日前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10年高端峰会”上说,十年来肺癌基因检测逐渐普及,在国家卫计委临床病理质控中心和阿斯利康的大力推动下,2014年我国已有超过100家医院建立了肺癌EGFR基因突变院内检测平台,为肺癌个体化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保障。 超过半数肺癌患者有靶向治疗机会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肺癌综合诊治中心主任宋勇教授告诉记者,肺癌可以分为两大类群体,一个群体叫小细胞肺癌,目前还没有靶向药物治疗的靶点,这类患者差不多占肺癌总数的10%~15%,另外85%以上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腺癌和鳞癌。如果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特定的基因检测,理论上超过半数有靶向治疗机会。 全国EGFR检测率只有27% 目前北京、上海等八个城市的肺癌基因检测率为51%,但全国的检测率只有27%,与日本、韩国超过80%的检测率相差甚远,肺癌基因检测亟待进一步加强。支修益介绍,2005年随着易瑞沙进入中国市场,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正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已有20万余名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得到生存获益,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增加2.4倍,从此前的14.1个月延长至33.5个月,五年生存率从8%增长到18%,我国肺癌治疗水平已与国际水平同步。 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扬子晚报、分析仪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