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 据了解,该《细则》将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剑指当前招投标市场存在的规则不透明、歧视性设置等突出问题,值得所有医械人重点关注。 质疑投诉不断! 公立医院采购“猫腻”频发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设备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全国医疗设备采购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但"招标-质疑-废标-重招"的恶性循环却愈演愈烈。
这些案例无一不暴露出采购人在招标文件编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编制不规范、参数设置带有明显倾向性、审查机制形同虚设,最终增加行政成本并延缓医疗资源更新进程,令行业众人苦不堪言。 基于此,为了从源头建立约束机制,本次浙江省出台的《细则》从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审查程序、协同治理、责任追究等多方面入手,将违反公平竞争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21条“红线”! 下月1日起,公立医院招采新规落地 据了解,本次浙江省下发的《细则》不仅针对招标投标领域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规定了7个方面46项审查标准(具体见文末《审查表》)。 同时,《细则》还进一步明确了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不得设置的21种限制情形。包括: 不得排斥、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招标投标活动;不得设置不合理的公示时间、响应时限或强制现场报名/购买招标文件;不得设置差异化审查标准;不得根据企业所有制形式、规模、注册地址、注册资金设置差异评分;不得以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细项或表述方式限制投标资格等等......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 ![]() 《细则》强调:招标人应当在公开发布招标文件前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公开发布书面审查结论,并接受社会监督。 这也意味着,自下个月起,该省所有公立医院所有招标文件也必须遵守这“21条红线”,并接受社会监督,如违反则必须说明理由以及获得审查单位批准,进一步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从源头规范采购行为。 多措并举: 全国公立医院采购领域,规则重塑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这21条“红线”不能踩,《细则》还提出将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公平竞争审查智能平台,实现招标文件发布前的自动筛查预警,从源头防范歧视性条款。 此外,《细则》还明确将强化投诉举报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认为政策措施或者招标文件违反公平竞争审查相关规定的,有权向政策制定机关及其上一级机关反映,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医疗设备招投标正从"程序合规"向"实质公平"深化转型。叠加全国范围内严查政府采购异常低价、国产医疗器械范畴界定等规范密集出台,医疗设备招采环节正经历深刻变革。 对医械企业而言,需摒弃"关系营销"传统思维,转向技术创新与合规能力建设;对公立医院而言,专业化采购团队建设与数字化监管工具应用将成为提升采购效率的关键。 不可否认,这一系列措施短期内会给业内众人带来各种“问题”,但长远看将推动医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透明,惠及整个医械行业。 附:招标投标领域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表: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