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目标: 2026财年保持平稳过渡(Flat development),并在微利中寻求扩张。中期愿景(2027-2030): 营收增长恢复至中个位数(Mid single-digit),而最关键的EBIT利润率目标直指中双位数(Mid-teens),甚至EBITDA利润率展望要在2030年冲进20%+的区间。
西门子医疗诊断业务最大的底气,在于其极度健康的商业模式——“剃刀与刀片”。 数据显示,其经常性收入(Recurring Revenue)占比超过90%。全球超过30万台的活跃装机量,每年生产超过160亿次测试,这构成了其最为稳固的现金流护城河。通过“Next DX”计划,西门子医疗意图剔除低效资产,让这头“现金牛”跑得更快、产出更高。
PART 02
如果说以前的西门子医疗诊断业务像是一个陈列着各色古董的博物馆,那么现在的策略就是要把这个博物馆变成一座标准化的现代工厂。西门子医疗的决定是:All in Atellica。公司计划逐步淘汰20个遗留平台(Legacy Platforms),包括Advia、Dimension、Dimension Vista等经典但老旧的系统。这意味着:降本增效: 通过“资产分层”和清理,公司在FY23-25期间已实现了超过4亿欧元的成本节约。简化生态: 减少了超过10,000台旧系统的复杂性。到2030年,核心实验室客户将全面迁移至Atellica平台。这就好比一家车企,决定不再维护燃油车和老式混动产线,而是把所有资源都砸向同一底盘的新能源车。阵痛是必然的,但长痛不如短痛。
在战略发布中,“Healthcare AI”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诊断业务而言,AI不再是锦上添花的营销词汇,而是嵌入到了Atellica CI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每一个毛孔中。西门子医疗展示了AI如何在Atellica Solution上发挥作用:AI驱动的样本处理优化: 智能路由算法能动态调整样本路径,使急诊样本周转时间(TAT)比竞争对手快5倍。工作流减负: 通过AI辅助和自动化设计,减少了75%的手工操作步骤,直接击中全球实验室“用工荒”的痛点。AI的能力延伸到了售后端。通过远程服务和监控,AI能将机器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洞察,实现故障预判。这不仅降低了宕机时间,更大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这对于维持那90%的经常性收入至关重要。
西门子医疗强调其拥有超过1300项与AI相关的专利族,这为其在未来的智能化诊断竞争中筑起了高墙。
当完成了Atellica这把“精密剃刀”的铺设后,下一步自然是卖更高价值的“刀片”。
2026年,西门子医疗计划一口气推出30款新试剂。 此外,还有100多种试剂正在研发管道中。仔细翻看战略规划,你会发现这次瞄准的不再是红海中的常规项目,而是高临床价值(High Clinical Value)的领域:- 神经学(Neuro): 重点布局阿尔茨海默病(AD)血液生物标志物(如NfL和p-tau217),意图在AD药物上市潮中抢占筛查入口。
- 肝脏健康: 独家的ELF(增强肝纤维化)测试,直接切中当下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诊疗的痛点。
- 过敏特检: 在Immulite平台上新增针对花生的组分过敏原等9种新项目,死磕罗氏和赛默飞的腹地。

西门子医疗的“Next DX”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发布计划,而是一场基于财务理性和技术变革的战略突围。通过砍掉旧平台释放4亿欧元的成本空间,通过AI技术提升单机产出效率,再通过高价值试剂拉升整体毛利——这套组合拳的逻辑非常严密。虽然前面有罗氏诊断这座大山,后有雅培、贝克曼的围追堵截,但一个轻装上阵、财务模型更健康、且拥有独立决策权的西门子医疗诊断业务,无疑将是未来几年全球IVD市场最大的变量。2026年,将是检验这场“二次创业”成色的关键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