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核酸检测联合数字微流控:下一代POCT的挑战与前景

2025-10-13 10:14| 编辑: 沙糖桔| 查看: 255|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作者:动力彩虹🌈

摘要: 重塑分子诊断的即时性和可及性


疾病诊断传统上在实验室或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是基于POCT的诊断的一个关键方面,检测低丰度靶标通常依赖于核酸扩增试验(NAAT),这些测试通常需要多步骤的过程,从生理液体中提取目标核酸株,并将其放大以进行信号读出。NAAT长期以来一直用于实验室设施,但新兴的趋势是面向即时检测(POCT),不依赖于专门的实验室设备或训练有素的人员。数字微流控(DMF)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工具,以最小的人为干预以及可编程的方式自动完成整个NAAT工作流程。DMF技术与NAAT的融合可以帮助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建立NAAT的POCT平台。


近日,杂志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上发表了一篇题为“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 in digital microfluidics: the promise of next-generation point-of-care diagnostics”的综述文章。文章侧重于最先进的DMF的技术,以及与NAAT工作流程的自动化集成。本文还讨论了商业化努力的最新进展以及DMF技术与人工智能(AI)的集成、挑战和前景。


图片来源: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主要内容





数字化微流控(DMF)技术原理及设计


数字微流控(DMF)通过电场操控离散液滴(如最广泛使用的介质上电润湿EWOD机制),在平面电极阵列上实现液滴的传输、混合、分裂等操作,而无需传统微通道或机械泵(图b)。


DMF设备的核心设计包括基底、‌电极阵列、介电层和疏水涂层‌。常见的结构分为单板开放式和双板封闭式(图a)。封闭式结构底部为电极阵列,顶部为ITO透明导电层,双板夹持液滴,减少蒸发和污染,更适合生物检测。电极材料多采用金、铜或铬,通过光刻或印刷技术使驱动电极图案化。介电层(如聚对二甲苯、二氧化硅)用于绝缘和建立电场梯度,而疏水层降低表面能以实现液滴操控。基底材料包括玻璃、硅、PCB或柔性基板,其中PCB因低成本和多层布线优势适用于批量生产。



数字微流体的结构和原理。

图片来源: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DMF的温度控制


DMF的温度控制模块对核酸扩增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策略有‌外部加热方法,‌如在DMF装置下放置Peltier元件或铝块加热器,但存在热惯性大和冷凝问题(图a)。加热单元也可以集成到DMF平台中,以实现快速传热到反应部位(图c)。比如可以将电阻(如铂、多晶硅)直接图案化在芯片上,可实现快速PCR的升降温循环。微电极点阵列(MEDA)技术通过CMOS电极调控电流实现多温区控制。最近还开发了一种钳形加热方案,由顶部和底部ITO加热器组成,减少温度梯度并抑制气泡形成(图d)。



DMF的温度控制。

图片来源: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基于DMF的样本制备‌


数字微流控(DMF)技术通过电润湿原理操控独立液滴,可实现自动化核酸提取。‌固相提取‌磁珠法(MB)是主流方案,通过裂解、捕获、洗涤和洗脱四步流程,可从血液、尿液等复杂样本中高效提取DNA/RNA,与常规核酸提取相比,产率相当的情况下,样本体积可减少10倍。DMF平台通过液滴往复运动增强靶标结合效率,20-30分钟内完成细胞和细胞外囊泡miRNA提取(图a)。


‌液-液提取‌是利用不混溶液相(如酚类)分离核酸与杂质,虽然操作简单但效率较低(图b)。

DMF还可以集成‌预浓缩装置,‌联用蠕动泵或样本腔室处理大体积样本,浓缩至微升级液滴,提升低丰度靶标检出率(图c)。



基于DMF的样本制备‌。

图片来源: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基于DMF的扩增与检测:DMF-PCR


DMF平台通过集成温控模块支持多种核酸扩增技术。针对PCR,DMF设备常采用双温区设计(如95°C和60°C),通过电极切换实现快速热循环。双温配置消除了加热和冷却过程之间的过渡时间,这使得在40个周期的实时PCR中在12分钟内检测到靶标(图b)。新的策略还包括增加水平温差和减少热区之间的液滴穿梭距离,例如使用热隔离槽,将反应时间缩短到仅5分钟。DMF器件的独特结构可以提供空间编码的内在优点,可支持11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多重检测,灵敏度达12-150拷贝,准确率为99.85%(图d)。



PCR的DMF平台。

图片来源: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基于DMF的扩增与检测:DMF-LAMP


LAMP的恒温特性简化了设备需求,比色法(如SYBR Green)实现可视化检测,灵敏度范围为10-40份DNA拷贝,但可能导至高假阳性率。分子信标探针可以结合LAMP扩增子中的特定序列,并区分非特异性扩增,如气溶胶污染。基于分子信标的DMF-LAMP可以在15-40分钟内检测到低至10个DNA拷贝。超疏水和超亲水微模式也可被集成到DMF装置中,利用EWOD原理将反应液滴从超疏水模式分配到超亲水微模式,在1 min内可生成1818个液滴(图e)。这种数字LAMP能够在60分钟内进行绝对DNA定量。



DMF-LAMP平台。

图片来源: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基于DMF的扩增与检测:DMF-RPA


RPA降低了引物设计的复杂性,并且能够在较低温度较短时间实现敏感和特异性检测,获得了新的关注。有源矩阵DMF装置可以独立控制大量RPA反应液滴,体积低至45 nL,可以使用荧光在15分钟内以单拷贝灵敏度检测大肠杆菌blaCTX-M-15耐药基因(图a)。有源矩阵DMF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可进行广泛的多路检测,并增强了对体液进行精细处理的能力。CRISPR与RPA联用,可使检测更加灵敏,比如用于检测鼻咽拭子样本中的流感病毒和SARS-CoV-2,以及尿液和牛奶中的细菌病原体(图b)。


还有其他基于DMF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比如滚环扩增(RCA)可检测1 aM合成DNA,EXPARR在37°C下45分钟完成HIV检测。



DMF-RPA。

图片来源: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DMF对NAAT具有优势,但挑战依然存在。首先,标准DMF在分子诊断方面的吞吐量有限,因为可以在基底上形成图案的电极数量有限。标准DMF仅40-80电极,新的趋势是采用有源矩阵技术,可扩展数万个电极,适合数字PCR等高通量应用。其次,大多数DMF设备由高压供电,需要手动加载样品和试剂,并依赖有线数据传输,这对POCT环境中造成了障碍。纸基DMF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驱动有望降低偏远地区使用门槛。同时,在芯片上预先储存脱水试剂(反应混合物,探针或指示剂)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法,减少了在NAAT工作流程中手动移液的需要。


未来,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DMF系统将基本确保完全自动化的场景和在线实验编程。随着无线通信、物联网和数据云的普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智能医疗行业正朝着芯片医院的方向发展。总之,标准化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制造和通用的控制系统将激发DMF当前的生态系统,使其更容易被广泛的用户使用。




结论‌


DMF-NAAT平台通过“样本进-结果出”的自动化设计,正重塑分子诊断的即时性和可及性。尽管面临电极稳定性、多目标兼容性等挑战,但其与AI、纳米材料的交叉创新,将加速其在传染病防控、单细胞基因组学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此外,还应解决技术问题和可靠性-成本平衡问题,以使其得到广泛采用。未来,标准化制造和无线物联网集成可能推动DMF成为“医院芯片”生态的核心组件。总的来说,尽管DMF在分子诊断方面具有潜力,但应该考虑小型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等方面,以满足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访问的即时护理测试的真正理想。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