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产品杂谈 查看内容

2025吉隆坡中国诊断产品现状访谈录

2025-8-19 17:21|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76| 评论: 0|来源: 从冈仁波齐到京那巴鲁

摘要: 包括在化学发光这个目前国内聚焦的赛道,中国品牌一定会站稳。

2025吉隆坡中国诊断产品现状访谈录:龙的传人,大有可为!

近期拜访了本地高端实验室负责人,先说一下结论:包括在化学发光这个目前国内聚焦的赛道,中国品牌一定会站稳。

和数年前相比,中国IVD在马来西亚的布局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发光产品,新产业迈瑞安图迈克亚辉龙等国内上市公司已经在本地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或者洽谈中。一些中大型实验室已经有国产开始合作。

我一直认为发光是一个非常好的超越机会,但并不是弯道超车。

目前看来,国内在发光技术上包括原料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和资源整合的能力,所以只要耐心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当然,这个前提是在国内也能够做到前几名。



中国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测试量市场,目前仍然是这样,在年轻的印度很多年之后测试量超越我们之前。所以一个公司只要在中国本土市场能够靠质量起家,把产品做到卓越,那么在国外一定不会失望。

说这些其实有些班门弄斧,相信这十多年来,在海外市场耕耘的中国发光同仁们一定有更多的见解和酸甜苦辣。

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大马市场而言,罗氏并不是做得最出色的公司。虽然产品质量无容置疑,品牌价值可能也比较高。在本地客户眼中,西门子雅培和罗氏平分秋色,没有感觉谁比谁好太多。

同时因为马来西亚毕竟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新加坡并不完全一样,同时这几年本地保险公司压力也是很大,因为人口的老龄化导至疾病的增多费用不堪,医疗保险费用大增。所以随着保费的逐年上涨,同时势必间接对于诊断检测这块的质量和价格的要求,永不妥协的不断提高。

这就是中国高质量诊断企业的机会。



今天的时间交流了非常多,特别感谢这位敬业的专家。我们从生化开始聊到血球发光蛋白自身免疫产品还有微生物。

传统的普通生化,感觉在马来西亚没有什么特别的机会。不是说国内公司做得不好,而是这边其实已经被几大家比较好的牢牢掌控了局面。利润并不可期。

而在血球方向,迈瑞数年之后相比之前有了更多的高端实验室认可,有些可能还在等待Sysmex没有完成的合约。让我不禁想起了迈瑞的伟大故事,以前有位朋友亲口告诉我最得意的是通过人才的引进真正的把握了质量的核心意义,所以从那款产品开始,国内外一炮而红。

但是和国内不一样的是这里仍然没有CRP和SAA,坦率的说因为没有这么大的标本量,所以大家并没有感到这是一个医疗诊断速度上面的痛点。反过来说可能由于本土学术圈更加有国际传统,绝大部分可能暂时还并不认可血球的快速结果,以及和传统平台的一致性问题。

说到评测,正好提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有国内公司在本地做性能验证的时候也会出现产品有偏差。什么意思呢,大概率就是和原来的外企对比实验的时候阳性标本没有检测出来。

解决方案是什么?答案是高度一致的,请老师放心,我们下一个批号没有这个问题,这个产品会更完美。

个人觉得这一点是有一定的风险。



原则上来讲,马来西亚和大部分的海外市场一样,并不希望被当成小白鼠。

特别请尊重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只会给你一次机会,在绝大多数时候。

所以一击必中是非常好的第印象。

早年间中国大陆的客情关系有可能比质量会要求更高,这也导至了在生化类产品性能验证的时候会有包括厂家特供非卖品试剂和质控校准在内,由厂家人员操纵性能验证实验的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马来西亚,这是底限,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论验证周期有多久,必须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亲自来完成。

还是希望国内公司能够更好地把产品做扎实。尤其是在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海是一个必选项,但有时候优先级别确实并不一定这么高。



顺便再说下特定蛋白,目前来看,西门子还是第一名,而TBS通过IgG1234和FLC也占据了不少的份额。但是总体而言,蛋白市场和中国比还是会小很多,只是质量要求更加的具有挑战性。

知道西门子为何不注册IgG4在马来西亚市场了嘛。

这个产品的开发是早于这个疾病的定义和被发现的。

对于自免,其实我是一个外行,这次也是因为有国内朋友有些问题想了解稍微请教了一下。希望他们能在最近的吉隆坡展会期间,亲自过来能更多的和本地客户有真诚交流。

微生物领域,安图的宣传做得不错。不知道法国人现在压力有多大。最近确实看到linkedin上在中国招销售总经理。



最后我请专家给国内企业提一些建议和想法:大专家诚恳说道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当然希望中国企业能够越做越好。我频频点头补充一下,但是不能太急,稳定压到一切 ,尤其严肃医疗领域的诊断批间差。

包括原材料和抗原应用场景也有些交流。个人感觉也是一样,如果是从研发实验室从零开始到什么时候能到10,000或者一个绝对的应用极限体量,这需要常年的积累。就像迈瑞的李总裁说的,中国人很聪明,但是我们绝对不要弯道超车。

而从抗体的1升到100升,从试剂的一百升到五千升,也都是匠人精神。

个人认为,随着中国IVD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的积累,其实一个企业最终能成功的关键要素,能够长久做好生意,技术绝对并不是护城河。

好了,感谢大家,最近看了IVD东南亚从业者访谈,还有媒体迈瑞采访的一些信息,有感而发。 第一站东南亚|从0认识东南亚IVD市场,出海人必须知道的6件事!

地球是平的,虽然比西方国家晚了那么几年,凭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心情,我们一定会和当年郑和下西洋一样,把更多的祖国优秀产品贡献给到全世界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病患。其中也包括马来西亚。



同样也意味着马来西亚不仅在东南亚地区而言,对于中国包括有特色的一些中小企业是最佳的一个市场。我们说的不是测试产品性能的市场,而是测试你足够好的产品能否以后推广到更多发达国家的家门口的一个绝佳地区测试市场。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不一样。新加坡更加的“崇洋媚外”一些,中国企业很不容易。

但是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对于技术要求同时价格足够好的地区,同时也有更多的包括本土华人在内的各种适配资源。

所以就像我的朋友一样,他们有一款全球产品其实实际上也是由马来西亚华人在操盘。或者可以更有进取心的表示说他们把全球第二总部放在了马来西亚。

一个明智的战略决定。

在2025年下半年,让我们从性能验证开始,更好的为中国大陆市场的集采加油。

希望在国家各项政策的保价保质呵护下,所有相关最终利益人,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检测试剂保驾护航。

祝大家健康快乐。🌟🌟🌟



也要稍微提醒的是,其实国内包括集采的一些情况,海外市场并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对于每个主要参与者而言,是有利也是有弊的一个场景。

作为长期耕耘于生化的基层工作者,还是不自觉的表扬下迈克。个人而言,对你要求越高的客户才是最好的客户。在国内生化领域,如果论质量的话,绝对是排名前三的。

但是大马这边可能也不是大家的主战场。

忘了说了,关于中国派出的技术支持人员的重要性,这个问题的时候专家笑了笑,很谦虚的回答说他们都很专业。但是补充了一句,如果提一些非常难的问题的话,包括西门子雅培可能也只有他们全球总部的顶尖技术线负责人回答才能够让人满意。 

希望这个答复能让国内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技术人员长叹一口气,你们足够优秀已经足够优秀了。

这里是马来西亚,这里是成都天府机场,这里是亚洲。

为了全世界,包括Global South 全球南方人民的福祉,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