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集采来势汹汹,设备市场新生态显现。 近300台/套设备将启动集采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卫健委发布《关于邀请提供第二批医疗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产品资料的公告》。厦门市卫健委拟将数字胃肠机、台式彩超、电子胃肠镜、便携式彩超等10个品类纳入第二批医用设备集中采购范围。邀请有意向参加医疗设备集中采购的供应商按照各需求医院要求提供相应材料。 据赛柏蓝器械梳理,集中采购数量近300台/套,预算总金额超2亿元(其中部分医院未公布具体预算金额)。 所涉医疗设备具体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SPECT/CT)、便携式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基因测序仪、电子内窥镜、心电监护仪及中央监护站、腹腔镜及内窥镜摄像系统、ERCP 专用X光机等。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15家需求医院公示了需求设备品类、数量及预算金额。 15家医院采购需求名单如下(详细需求见文末):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厦门市中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厦门市仙岳医院 厦门市海沧医院 厦门市儿童医院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厦门市第三医院 厦门市苏颂医院 复旦肿瘤厦门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据观察,近一个月内已有三地启动医疗设备集采调研。 就在本月,江苏苏州卫健委启动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设备集中采购的调研工作,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包括台式、便携式)等医学影像设备纳入其中。 7月23日,海南三亚市卫健委启动三亚市2024年医疗设备集中采购意向市场调研工作。计划采购彩超、全身x射线计算机体层扫描装置(64排/128排/256排)、DR、磁共振成像系统(3.0T)、血液辐照仪、3D内窥镜摄像系统、电子鼻咽喉镜系统、高清电子胃肠镜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皮秒激光治疗仪、心电图机等共计593套医疗设备。 其中一些设备需求明确仅采购国产,亦有部分要求只要进口。 02 医疗设备集采近年来已在多个区域试水,虽然范围较小,但有逐步扩大的苗头。 综合来看,各地医疗设备集采所涉品类,既包括各类常规医疗设备,也包括单价在数百万乃至千万级别的高端设备。以地级市或全省为整体,集合多家医院、多种品类的年度设备采购需求,能换取更大的议价空间。 尽管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模式已得到充分应用,但医疗设备集采尚在探路中。 一方面,医疗设备采购数量有限,且不同等级医院、医院各科室每年的采购需求有异;另一方面,不同设备厂家的产品技术路线、性能指标、临床体验等存在差异,缺少国家统一评判标准。药品耗材常态化、大规模的以量换价采购模式,如果直接复制到设备领域,恐会“水土不服”。 2021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集采大型医用设备,并建立了“产品分层、医院分级、项目分包、价采合一”的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该省医保局组织专家根据不同医用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开展性能评判,划分质量技术层次。根据采购单位购置预算、功能需求,组织专家对产品层级和医院需求等级进行匹配,合理区分不同采购包之间的技术层次,并在设置分包时最大化考虑需求共性,尽可能集中包数,实现以量换价。 去年以来,医药反腐力度显著加大,而设备招采一向是医疗腐败重灾区。反腐叠加设备采购及降价需求,使得医疗设备集采有加速推进之势。 四川宜宾将彩超、血透、床、镜子类、麻醉机、吊桥塔、DR、CT等八类医疗设备纳入带量采购。集中议价后平均降幅42%,预计节约财政资金2.91亿元。 河南安阳32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合体,将CT、核磁、数字X线摄影系统、超声类、监护类、输液泵等六类医疗设备纳入集中采购,节约公立医院采购资金约0.75亿元,其中放射类价格降幅52%,彩超及生命支持类价格降幅58%。 从企业反馈来看,以往大部分地方设备集采给产品留余的利润率都处于合理水平。 在此过程中,部分地区也对设备集中采购的廉政风险进行提示。 8月1日,三亚市卫健委召开市卫健系统医用耗材和医疗设备集中采购集体廉政谈话会,通报集中采购存在关键风险点和廉政风险防范提醒。 会议强调,要严格依法依规采购。要强化内部风险防控管理,加大招标采购管理风险排查力度,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不良倾向,有效预防廉政风险。在业务交往过程中严禁收受各类形式的“回扣”“红包”、提成。 如今,医疗设备招采的改革已悄然启动,新的市场风暴或许已在酝酿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