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参加了【IVD从业者网】主办的首届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技术研讨会,并参与主持和讨论。本文不赘述AD——标准名称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概括为“三高” 各种体外诊断技术百花齐放,争相斗艳,令人眼花缭乱。 谁是:
化学发光永远是最活跃的IVD分支。四家国外公司和九家国内公司贡献了最多的获证产品。在化学发光成为IVD最主流产品的当下,如性能可接受,显然最易推广普及。 基质包括脑脊液,血液和尿液。 标志物最常见的是Aβ1-42和p-Tau181“两件套”,其它还包括Aβ1-40,t-Tau,p-Tau217,参与AD病理生理学的非特异性过程的生物标志物NfL,GFAP,以及尿液中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神经丝线蛋白AD7C-NTP,血液中的ApoE。 有研究表明,AD患者尿样本中AD7c-NT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以1.5ng/ml为临界值,尿液AD7c-NTP诊断AD的特异性为91%,灵敏度为80-85%。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推广,更适合早期高危群体筛查。郁金泰教授团队研究发现GFAP在AD的早期阶段就已显著升高,可以准确识别不同阶段的AD,并区分AD痴呆和非AD痴呆,同时有助于预测AD的临床进展。去年10月的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大会(AAIC)上发布的临床标准修订版,在血浆标志物中,p-tau 217的诊断、分期、预后价值最为推崇。诺唯赞作为一家原料企业,一次获证六个AD生物标志物,成为AD体外诊断领域最不可忽略的生力军。第一,AD诊疗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之中,跟进指南共识的同时,需保持对新标志物的敏感性,才能在竞争中获得差异性优势;Quanterix,欧蒙诊断的AD标志物抗体来自于全球领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标志物开发公司ADx Neroscience公司.....好的标志物抗体对AD这一新诊断市场尤为重要,原料公司应当更早介入到产品开发流程中来。
 国内外AD生物标志物获证是从酶联免疫方法学开始,之前未获普及,究竟是未遇药物的春风,还是没有得到临床的认可?在国内最大的两家ICL实验室检测清单中,都有ELISA的影子,或许可以给予一些反馈。


单分子免疫是公认检测灵敏度最高的方法学,检测下限达到fg/mL。Quanterix的Simoa平台,p-Tau 217最低检测限达到5fg/mL。 单分子免疫与AD检测相辅相成。相关文章太多,这里不再展开。 推荐一个公众号,持续关注AD检测,对单分子免疫也有文章总结。 
微球流式方法学的最大优势是一管血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样本。 其次,仪器平台开放。即使投入,也费用不高。
但是,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多联检,多少个合适?多了,有没有过度收费嫌疑,物价是否支持?少了,在成本,时间上可能也没有优势; 多重检测,相对单重检测,研发难度更高,对原料要求也更高。相互干扰如何消除?举个例子,如何同时检测T-Tau和p-Tau?前者包括后者。 灵敏度如何提高?固然,微球流式相对ELISA,灵敏度提高几个数量级,但是相对AD检测的低丰度要求,直接套用,显然不够。 谱迪生物采用专利信号级联放大专利技术(polymer的使用),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敏感度达到10-100fg,解决AD低丰度标志物检测问题,可能也是微球流式(流式荧光)界的新希望!
有句话说,宇宙的尽头是质谱。 以上,C2N Diagnostcs灵敏度达92%,特异性76%。 质谱法最大的挑战是,实验步骤繁复,前处理操作要求高,需要不断改进自动化技术以适应临床检验需要。当然,高居不下的仪器成本也是必须要克服的难关。
古龙的《七种武器》没有终章,AD体外诊断还会不会出现第七种技术?着实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总结以上技术的国内外差别,发现国内几乎清一色用血液。那么,血液是否够用? 《Nature reviews nrurology》最近发表全球阿尔茨海默病首席首席执行官倡议(CEOi)工作组的决议,确定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使用中的最低可接受性能。
灵敏度:淀粉样PET阳性个体中检测为阳性的百分比 要求≥90% 特异性:淀粉样PET阴性个体中检测为阴性的百分比 确认性测试,要求≥90%
筛查测试,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75%-85%之间  推荐一个公众号,【征战AD】分享阿尔茨海默病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