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基因创始人来自有着中国基因行业“黄埔军校”之称的华大基因,是“华创”中的代表企业之一。2010年5月,高扬、周代星、侯颖联合创立贝瑞基因,专注于NIPT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作为降低出生缺陷的最有效手段,在基因检测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一领域,华大基因与贝瑞和康形成了两大寡头格局,而其他参与者如达安基因、诺和致源、安诺优达等也各具特色。 贝瑞基因通过直接向医疗机构提供测序仪和试剂的方式,迅速实现了业务的规模化,而华大则坚守实验室服务模式,二者在NIPT产品上长期保持着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 拍卖 6月17日晚间,贝瑞基因(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要公告,指出公司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侯颖女士持有的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 此次拍卖涉及侯颖女士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共计5284925股,占其个人持股的26.16%,占公司总股本的1.49%。 据公告内容,贝瑞基因近日收到侯颖女士发来的《成渝金融法院网络司法拍卖事项通知书》,并通过司法拍卖网络平台确认,侯颖女士的这部分股份将于2024年7月15日上午10点至2024年7月16日上午10点(延时除外),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为期24小时的公开拍卖。拍卖将分为多个标段进行,每标段均为500000股,最后一个标段为784925股。起拍价将基于2024年7月14日前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价,并下浮10%计算。 此次司法拍卖源于侯颖女士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股票质押式回购合同纠纷。因此,成渝金融法院决定对侯颖女士已被司法冻结的这部分股份进行拍卖。 回望 回顾贝瑞基因的创立历程,高扬、周代星、侯颖三位创始人于2010年在北京三元桥曙光大厦共同创办了这家公司,专注于NIPT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他们各自拥有丰富的行业背景和经验,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过去的几年中,贝瑞基因曾经历过辉煌的时刻。特别是在2020年,由于新冠检测业务的蓬勃发展,公司股价一度飙升至98元的高位。然而,正如所有事物都有兴衰起伏,贝瑞基因的股价在达到顶峰后也开始了回调之旅。 如今,贝瑞基因的市值已经跌至26亿元,甚至不及当年顶峰时期的一个零头。 早在2023年8月21日,贝瑞基因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高扬及其一致行动人侯颖因质押到期,将被国信证券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709.2117万股。 根据公告显示,在2023年4月份,高扬、侯颖因股票质押融资协议已到期,曾计划将合计持有的1350.5万股转让给黄麒玮,转让价格为12.07元/股,转让价款约为1.63亿元,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协议下欠质权人的负债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6月底以来,公司控股股高扬及其一致行动人侯颖就已经累计减持830万股,合计套现金额约13250万元。 ![]() 资料显示,贝瑞基因主营业务为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和基因检测相关的设备、试剂销售,其中遗传学领域,公司主要提供覆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的生育健康、遗传病基因检测服务。据贝瑞基因披露的2023年年报,公司报告期内净利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营收11.51亿,同比下跌15.83%,亏损4.27亿。而在2022年贝瑞基因净利就处于亏损状态,实现归属净利润-2.55亿元、2021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11亿元,公司已连续三年净利亏损,且亏损幅度加大。 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的财务困境,贝瑞基因未来的路将如何走,仍是一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