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10余家大热械企IPO中止!

2024-4-9 18:07|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174| 评论: 0|来源: 医疗器械创新网

摘要: 其中就包含数十家大热门医疗器械企业(含IVD企业)IPO被中止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最新上市动态,其中一天内更新高达237家企业IPO中止,从提交状态来看,中止原因皆因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IPO申请文件中财务资料的有效期提交时限也十分关键,但大批企业同时被中止也引发业内热议!



01

十余家大热械企IPO被中止!


其中就包含数十家大热门医疗器械企业(含IVD企业)IPO被中止,其上市动态颇受关注。

 

中止的械企包含:四川锦江电子、山东威高血液净化、艾柯医疗、北芯生命、键嘉医疗、江苏风和医疗、健尔康、赛诺威盛、山东百多安等多家医疗器械企业,甚至还包含了部分医疗器械上游企业,例如深圳垦拓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止的IVD企业包含: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达科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微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景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熙华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IVD企业。




部分中止械企动态截图


02

缘何同时中止?


据业内专家分析,因财报更新中止审核是常见的情况,补充全年财报及一季度财报后审核就会恢复正常。


“到了3月31日,在季度末,大批IPO项目财务数据到期,因此财务数据更新申请中止属于正常情况。”北京一名投行人士也同样指出。


从交易所规则看,招股说明书的有效期通常为6个月,在这个时间段未完成上市流程的,需要进行补充更新。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中明确,招股说明书的有效期为6个月,自公开发行前最后一次签署之日起算。发行人应当使用有效期内的招股说明书完成本次发行。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财务报表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后6个月内有效。特别情况下发行人可以申请适当延长,延长至多不超过3个月。财务报表应当以年度末、半年度末或者季度末为截止日。


综述,若企业在经营层面未出现重大变故,通常不会对IPO流程构成显著影响。后续,公司需暂停IPO相关的财务报告提交及审核工作,编制复核报告并提出专业意见,随后向交易所或证监会递交复核申请。待监管机构完成审核后,IPO审核流程将恢复正常。只是,IPO流程的中止不可避免地会对公司的整体上市进度产生一定影响。



03

小心“中止”变“终止”!


有业内资深专家表示,这批中止企业中也不能排除会彻底终止的可能性,有部分财报表现不佳,或出现大幅下滑及亏损的情况,有企业可能会继续延迟提交最新财报报告如未能在规定期限范围内提交财报,他们可能会选择等待三个月的更新周期过了或者主动撤销IPO。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也指出,近年来保持IPO常态化的同时,也对上市公司信披质量和资产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更广泛的背景来看,监管部门也在加强IPO审核监管,严把IPO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例如,证监会发布实施《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修订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进一步加码IPO审核。这些措施可能导至一些企业在IPO过程中遇到困难,从而影响审核进度。


也有专家表示,此次是证监会大举出清淤积多年的IPO问题连根拔起的信号,随着审批制度的改变,或许意味着中国股市也将迎来变革。


04

上市数量骤减,IPO政策趋严?


从数据来看,其中从2021年以来科创板新增31家,港交所新增22家。据众成数科(JOINCHAIN)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医疗器械的上市企业共有172家,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2022年医疗器械领域上市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2021年新增上市械企38家,2022年新增上市械企26家,然而到23年仅新增6家,分别为:上交所科创板(西山科技、C安杰思),深交所创业板(戴尔佳,港通医疗),港交所主板(艾迪康控股),北交所(锦波生物),较2022年新增IPO企业数量降低76.92%。

 

 

  2018-2023年新增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数量(单位:家)


数据来源:MDCLOUD(医械数据云)


而在IVD领域,有数据统计,2019-2022年,IVD行业30余相关企业上市。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有3家IVD企业获批上市;2020年9家;2021年18家上市;2022年有7家上市。而2023年仅有一家艾迪康港股IPO上市,A股一家上市IVD企业都没有。2023年初至今终止IPO的IVD相关企业则有9家,还有1家退市。


而在2023年退市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凯实生物、瑞博奥、硕华生命、中翰盛泰、荣盛生物、联川生物、致善生物、全式金生物、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大多数为IVD企业。


随着医疗器械大批IPO中止潮,给越来越多准备上市的医疗器械企业带去审核趋严的紧迫感,此外政策制度的进一步缩紧,也让更多械企开始审视当前的行业发展环境:


01

审核周期的变化


2021年和2022年医疗器械企业的上市数量相对较高,这与当时相对宽松的上市环境和市场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增加有关。然而,到了2023年,新增上市企业数量显著下降,这表明审核周期可能进一步延长。随着各个政策释放的信号,不难看出各个监管部门正不断加强对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申请的审查力度,以确保上市企业的质量和合规性。

02

审核标准的趋严


从2023年终止IPO的企业数量增加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审核标准趋于严格。监管机构证不断加大对包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以及持续经营能力的更深入审查。此外,监管部门可能也加强了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03

政策制度的调整


政策制度的进一步缩紧也可能是导至医疗器械企业上市审核趋严的原因之一。例如种种迹象表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趋于收紧,监管将对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递交材料申报的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原本,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对公司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并未作具体要求,打开了尚未盈利企业上市融资的大门。然而近年来科创板医械未盈利企业频频折戟,都在表明其审核逐步趋严,这一标准或许不再普遍适用。

04

行业特性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系列的医疗器械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企业必须持续创新并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还要符合严格的监管要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如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可能放缓,这可能导至监管部门对新上市企业的审核更加谨慎。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