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康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研发出独创的风险评分算法,通过全基因组低深度测序技术,获取游离DNA的拷贝数异常、片段大小、片段末端基序和癌症相关病毒信息,并结合七个肿瘤标记物信息综合评估病患,同时具备癌症信号的溯源能力。 这一开创性的方法将为癌症筛查带来革命性的突破,让无创、高效的早期癌症检测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23年,是多癌种筛查的丰收元年,全球范围内多个泛癌队列数据公布。思勤医疗此次公布的最新数据,SeekInCare®确定了404名癌症患者,敏感度达65.5%,特异性达97.9%,与GRAIL、Exact Sciences公司早筛产品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表1)。 特别是:在97.9%的特异性下,SeekInCare®检测I期癌症的敏感度为46.9%,已高于GRAIL和Exact Sciences公司早筛产品的检测水平(图2)。 并且在其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中,SeekInCare®都已充分展现出其在临床上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液体活检、临床质谱等技术的进步,癌症筛查布局已从单癌种向多癌种扩展,但无论是哪种方式,癌症防治工作需要推行,筛查产品需要落地,方能显现功效。 以国外为例,自2020年Grail推出多癌种早筛以来,其Galleri目前虽被看作为最有希望的多癌筛查产品,但其距离真正获批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一边是各队列的临床可行性证明充分,一边是获证难、周期长等限制,多癌筛查似乎是可望不可及。在此背景下,LDT概念的兴起给泛癌种的先行局部落地的机会,随着更多研究的完成,未来几年国内可能出现更多的LDT形式。 难而正确的泛癌种 早筛早诊是降低肿瘤死亡率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方法主要包括液体活检和传统检测(肿瘤标志物、医学影像、内窥镜等)两种。比较普及的癌种包括宫颈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剩余大部分癌症尚无早筛标准。以 ctDNA 突变为核心的检测是大多数早筛公司采取的标志物。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出现单癌种和泛癌种两种检测方式。 事实上,这两种没有谁赢谁输之说,更多的互补关系,面对不同群体而已。两者关系比较恰当的表述应该是重点突破单癌种早筛后,再布局泛癌种早筛。 因为,随着肿瘤指导用药竞争逐渐白热化,泛癌种早筛产品具有高复购率(平均2-3年复购一次),且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是目标客户,布局泛癌种早筛容易占据有利地位。 另外,从技术角度看,当一个人没有很明确风险因素的时候,出于单一目的去筛查单一癌症的时候,这种意义略显单薄,因为得什么样的癌症带有随机性。比如最高发的肺癌,仅占所有癌症病例的 1/10,就是说只能解决10%的癌症问题。尚有九成问题待解决。在这里,泛癌种的优势和意义九体现出来。 思勤医疗利用 ctDNA 开发的“思康宁TM”,可以检测除原位癌之外的所有癌症类型,并且已验证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75%,与GRAIL公开的数据持平。 另外,从经济角度上看,针对一个一个癌症做筛查,和针对一群体癌症筛查,这里面的经济效益是差别很大。无疑,单一癌症筛查效果较差。 因此,如果能做好一个全科的癌证筛查,这种意义将是革命性和突破性,当然这就对思勤医疗的技术路线要求提高了。难而正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下市场主流的开发主要是三条路线。 第一个是以 GRAIL 为代表,在每个癌症里面寻找不同的甲基化位点,也是目前最流行的技术;第二个是液体活检用药指导类似的思路,检查血液里有无相关基因突变;第三个就是思勤医疗现在在做的通过看整个基因组、看 30 亿个碱基所带来的拷贝数、片段大小的变化。而不论是哪种技术,均要看癌症种数、精确度、成本费用等三大指标。 来源:官网 其产品思康宁TM在验证集中的表现为,在特异度 99% 的前提下,灵敏度 75%,溯源准确度 67%,后者才是产品的独特优势所在,找到源头无论是早期干预,还是治疗,泛癌种的全面性将充分体现。 其先做蛋白质检测。比如甲胎蛋白(AFP)几乎只是肝癌才会有的,这里面提供了一个组织来源信息。后在DNA层面分为拷贝数和片段大小的变化。整个基因组里有没有出现拷贝数的变化,扩增的往往是促进癌症发展的基因,缺失的往往是抑制癌症发展的基因。 DNA 层面还有另外一个信息。DNA分子很长,包含上千万的碱基信息,在形成染色体的时候会先形成核小体。而癌症的DNA会比正常的DNA短。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来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有效分析拷贝数以及片段大小这种细微的变化。 这使得思勤医疗的新技术路线得以实现。 结语 癌筛查的前景一直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然而由于产品性能、临床价值、临床数据匮乏等多种原因,目前全球市场上仍没有获批的多癌筛查产品。现在随着更多临床队列研究的完成,未来几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多癌筛查产品以LDT形式初步转化落地。 其医疗作用相当可观,思勤创始人作为美国FDA批准的乳腺癌预后判断试剂盒MammaPrint(世界上第一个癌症基因组学检测方法,2007年获批)的发明人之一;其发现的 RIG-E 基因,被称为是“中国克隆的第一个人类新基因”,使得受检人群的癌症死亡率在2030年前减少15%。 产品先以LDT形式初步转化落地,在效果的佐证下,同步进行试验、申请注册,期望离IVD并不会远。 参考资料: 1.思勤医疗官网、公众号 2.泛癌种早筛灵敏度与GRAIL持平?这家公司要实现癌症早筛的“地铁理论”|专访思勤医疗,胡莉莉,2020 3.思勤医疗亮相ICGC ARGO,展示SeekInCare®泛癌种早筛新成果,思勤Seekln,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