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和基因的IPO进程怎么样了?这是国内一众NGS企业玩家十分关心的话题,因为大家都在等待身处迷雾中的世和基因为国内肿瘤NGS行业的商业化落地探出一条明确的道路。 成则一荣俱荣,败则一损俱损。 5月16日,国内NGS明星企业世和基因在科创板提交了招股书。递交招股书两个月后,7月29日因服务机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世和中止了上市进程。直到9月7日才重启IPO,但又因财报更新于9月30日中止了进程。 事实上,世和基因寻求IPO之路由来已久,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0月华泰联合证券完成对世和基因的上市辅导工作,并向江苏证监局报送了《上市辅导工作备案报告》申请辅导验收。 10月4日,世和基因国内市场“友商”臻和科技在港股公开提交了IPO申请。 放眼全局,国内肿瘤NGS能排的上名号的公司都选择在了近两年的时间中上市,推测其原因无外乎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多轮次的融资达到规模,当下接近了基金在募资时给出资方回报兑现的时间限。另一方面,肿瘤NGS所在的赛道,还没有公司在国内上市。 所以,谁先上市,谁就能拿下国内“肿瘤ngs上市第一股”的旗号。上市虽不是解药,但能提供弹药却是实实在在的,IPO融到资,壮大名声,转身就去做市场,这显然会对未上市的对手造成压力。 在这个资本寒冬的2022年,上市成为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博弈,监管“守门人”不再看重感人的投资故事和长远的预期价值,更加强调商业模式的合规性及稳定性,而可标准化的检测产品也是衡量企业未来现金流能力的重要指标。国内资本市场肿瘤NGS行业的城头是否在变幻大王旗?“国内NGS第一股”的大旗谁能夺得? 先分享3个主要观点 1 今年,是世和基因IPO的关键节点,如果在今年12月31号之前世和不能完成科创板上市,需要回购资方东方邦信(2.8963%)、东资壹号(1.4479%)、兴证片仔癀(1.7797%)、平潭建发拾号(1.3047%)、宁波软银(0.8154%)、国新资本(3.5583%)、新业(广州)(0.032%)等投资人合计所持世和基因发行前的约11.83%股份。 2 上市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受NGS赛道特殊的商业模式与标准化政策未落地两方面掣肘。世和仍是国内基因测序领域的Top级选手,在市场定局尚未形成前,占据前三市场份额。 在过去的三年中,世和基因在研发、专利、科研合作方面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近几年ASCO、CSCO的学术舞台中针对肿瘤早中晚期不同疾病阶段交上了合格的学术答卷,早筛领域尤其值得一提, 招股书披露,世和基因早筛基于多个癌种的研究数据建立了泛癌种早筛模型,模型数据远优于美国癌症早筛独角兽Grail及同业国内公司披露的模型结果。 3 国家顶层医疗政策“十四五”规划、将肿瘤疾病的诊疗放在民生项目的重要位置,NGS技术是疾病诊断赛道最前沿的医疗技术,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于NGS技术患者获得更适配自身疾病治疗方法,了解自身疾病进程。 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今年的动作虽缓但未停止,证券机构仍然关注基因测序概念,券商研究员聚焦肿瘤诊疗赛道推陈出新行业报告。 对赌重压下 上市博未来 2015年中国启动精准医疗计划以来,作为精准医学核心技术的基因测序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一大批优秀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纷纷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自从2014年国家在基因测序领域定下基调,开始加强监管。2015年各种推动基因测序行业规范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2016年发布专家共识,使得国内NGS赛道在一二级市场中备受关注。 公开数据统计,2016年有16家以NGS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成功IPO,55家获得千万级到亿元级(人民币)的融资数额。可以说,当年的NGS赛道站在国内整个医疗市场的镁光灯下,到处寻觅投资领域的热钱不约而同的发现了这个“医疗科技新贵”赛道,大量涌入淘金的资本迅速拉升了基因测序公司的估值。 然而,资本在疯狂涌入之时并没有忘记给自己留一个缓冲口。在这个适者生存的草莽江湖中,不被搬上台面的“对赌”还藏在平静的湖面下。 简单了解什么是对赌? 由于创业和投资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对赌协议是投资人为减少投资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常用的手段,比较常见的对赌协议包括业绩对赌和上市对赌,一般会要求公司在一定期限内销售额、利润、日活跃情况达到既定标准,或者在一定期限内挂牌或上市。倘若到期完不成,就会以约定的溢价回购股权,或支付一定现金补偿等。 基因测序赛道的火热,让世和基因在融资路上走得异常顺利。在世和基因创办仅一年后,北陆药业对世和进行了Pre-A轮的3000万投资,随后的融资轮次,北陆药业也有参与。2019年12月世和D轮融资8亿人民币创下单笔大额融资的行业纪录,估值更是水涨船高,一度到达62亿元。 数据来源:桔子IT
拥有一众知名资本托底,既不缺技术又重视终端市场占有率的头部NGS公司世和基因还是面临合规商业化落地的命运难题。这也是国内肿瘤NGS所有玩家的生存常态。 肿瘤+感染 ,世和的双线战略 根据招股书和财报,世和基因在2019年—2021年中营收分别达到3.95亿元、4.06亿元、5.17亿元;
最受关注的肿瘤检测业务2021年实现收入约为4.59亿元,对应的盈利模式由LDT为主的院外送检驱动。2021年度世和基因全资子公司迪飞其感染类检测服务贡献了5719.38万的营收。 也就是说,世和在拉动肿瘤业务增长情况下,还努力带动着mNGS感染产品线的商业化表现。 一位基因测序行业人士分析,世和2018年成立迪飞医学扩充mNGS产品线,2020年选择布局肿瘤早筛细分赛道来开拓全新的增长曲线。目前,世和斥巨资投入的早筛项目还在前期临床研究中,而其感染产品线虽一直在发挥作用,但短期内也无法明显缓解世和基因IPO前的燃眉之急。 先看肿瘤业务方面,不用多说,世和在成立的8年时间里构建起了完善的肿瘤晚期伴随诊断和围术期复发监测的业务体系。销售网点在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北上广、江浙沪等地重点布局,其他省份的均有覆盖。目前在研产品包括人类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MB 检测试剂盒、人循环肿瘤 DNA 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实体瘤疗效监测试剂盒、肠癌液体活检早筛试剂盒、血癌多基因检测试剂盒等。 再看感染业务,世和与旗下专注于mNGS的迪飞医学在基础技术上存在共通之处,供应链、销售渠道也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性,迪飞主要采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直接对样本中所有核酸进行测序,能够检测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在内的全部病原,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感染、经验治疗不佳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断。 世和在基因测序赛道的业务拓展,为其自身在和产业的市场关注度带来了更多的助力。现阶段,“行业难题是商业模式的合规化以及持续的造血能力。”基因测序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 作为NGS行业头部公司,世和基因在肿瘤检测布局和前沿探索,利好自身,同样对测序产业提质增效有助力。最后,希望NGS行业能够穿越寒冬与内卷,找到跨越周期的确定性。 参考数据: 1. 世和基因招股书 2. 直通 IPO:被对赌协议“裹挟”上市的世和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