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纳的“mNGS助力精准病原微生物诊断病例系列”准时与您见面,本期,我们将为您带来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相关病例。 什么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1-2
诊断方法 2
诊断延迟 2
案例 非HIV、非免疫抑制和非地方性传染的TSM3 基本信息:患者男性,24岁,华东地区在校大学生 主诉:间歇性腹泻3个月,最近一周出现无法控制的高烧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没有任何明确的全身性疾病病史。患者否认有静脉吸毒、同性恋活动或输血史。父母健康。患者有一个兄弟,六岁时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体格检查。 入院时,生命体征显示体温40℃,血压99/56mmHg,脉搏89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体格检查显示是一名非常憔悴的舟状腹患者。肝、脾及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辅助检查
图1:腹部增强CT(A、B、C)显示明显的淋巴结肿大(红色箭头)和肠壁多处增厚(白色箭头)。结肠镜检查显示结肠多处溃疡(D,白色箭头) 图2:苏木精伊红染色(A,放大倍数×1000)和六胺银染色(B ,放大倍数×1000)病理检查显示颈部淋巴结样本中的巨噬细胞中含有大量酵母样细胞(红色箭头)。血培养(25℃,培养4天)提示存在TM感染(C)。将霉菌涂片进行血培养的革兰氏染色,显示红色杆状菌丝(D,放大倍数×1000) 图3:TM的相对丰度最高,为97%,表明它是主要病原体(A)。对分离菌株进行测序,总覆盖率为1.32% (B) 诊断:TSM 治疗:根据现行传染病指南,患者开始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0.6 mg/kg/天)和伏立康唑。入院第20天(两性霉素B治疗7天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2h后没有意识、视力障碍。生命体征为体温37℃,血压123/71mmHg,脉搏132次/分,呼吸频率29次/分,氧饱和度99%,患者自主呼吸。体检发现患者昏迷,瞳孔扩大(0.3cm)。此外,实验室结果显示血氨、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显著升高。患者继续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性脑病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患者1周后死亡。 小 结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由于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诊断非常困难并且误诊率高,如果未及时诊断并进行治疗,死亡率极高。本案例中的患者属于非HIV、非免疫抑制和非地方性传染,诊断更为困难,多项实验室检查无果的情况下,mNGS可以明确病因,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或许可以避免再次发生这样令人遗憾的病例。临床上类似的不明病因感染还有很多,我们将在今后的系列中分享更多的病例,欢迎大家关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