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已抢先布局!支持国产风频吹,这条“卡脖子”赛道内大有玄机!
2021-12-31 14:04|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2514|
评论: 0|来源: 瞪羚社 | 作者:Kris.
摘要: 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这是时隔14年后对该法的再次修订,其中强调了坚持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 ...
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这是时隔14年后对该法的再次修订,其中强调了坚持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再次明确在政府采购中,科技创新产品及服务应当优先购买国产,同时增加了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的表述。《科学技术进步法》中一共提及了6次科学仪器,这也预示了国内高端仪器领域迎来重大拐点。 自新冠疫情以来,各关键产业供应链安全已经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最典型的例子是芯片行业,中国深受“卡脖子”的影响。高端科学分析仪器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分析仪器是我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的市场,长期被安捷伦、赛默飞世尔、岛津等海外品牌占据,以质谱仪、色谱仪为例,2020年长期大型中高端科研仪器中国产品牌仪器数量占比不足3%,扶持国产势力迫在眉睫。从当今生命科学巨头赛默飞世尔的发展路径来看,从最初的分析仪器公司,通过创新+并购等方式,在仪器领域形成全面产品矩阵及核心竞争力,向下游及其他领域如试剂、耗材、服务等市场扩张,进而成就全球性的科学服务龙头。赛默飞的发展经验值得国内分析仪器企业长期借鉴,国产厂商首先需要在中高端仪器领域自主研发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借力资本市场做深、后跨领域延伸达到规模扩张目的,进而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 分析仪器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光谱、色谱和质谱,三者有何区别?为何质谱比前两者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当前全球还未有可以替代质谱仪功能的同类检测仪器,且质谱检测效率更高,一个项目质谱只要20分钟,色谱等传统方法要用到1小时。业内学者提到:美国分析化学上的文章一期经常有一半都是质谱。质谱仪是通过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进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高端分析仪器,通俗的说它类似一种“灵敏度极高的天平”。目前,质谱仪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分析样品的组成成分。质谱分析技术作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于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工业过程分析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测算,2018-2026年全球质谱仪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7.70%,在下游应用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将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据SDI统计,亚洲未来会成为全球质谱仪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地区,而中国是其中增长最快的质谱仪应用市场。2018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达111.93亿元,2014-2018年市场年复合增速达24.12%,远超全球的增速。前面也提到,国内质谱仪产业的技术水平均落后于欧美,国内高端质谱仪市场长期被国际行业巨头垄断。2018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为111.93亿元,其中进口质谱仪商品金额为95.81亿元,国外厂商在中国质谱仪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5.60%,国产质谱仪商品金额为16.12亿元,国内厂商在中国质谱仪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4.4%。国内进口海外高端质谱仪的金额正逐年攀升,海关进口数据显示,我国质谱仪进口金额自2014年的44.68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95.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国产替代形势迫切。以近期上市的质谱仪第一股禾信仪器为例,2020年营收仅3亿出头,并且几乎大部分营收来源仅出自环保领域,而质谱未来最大的应用市场是在医疗行业。这不仅反馈国内质谱龙头厂商有广阔的成长空间,还意味着国内质谱产品和海外有巨大的差距。如何实现国产替代?最基础的条件至少是在做到性能媲美的情况下,相较于进口产品有价格优势,然后再谈市场渠道推广和用户普及的问题。目前看来,仍重而道远。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质谱行业所包含的大量专业学术名词和知识让人摸不着头脑,下图直接以几种主要质谱仪的性能比较来进行分辨,在特点、价格上优势各有不同。 另外可以从进口注册和国产注册质谱类型情况进行交叉印证,据安信证券统计,近期国内已获得临床医械II类注册许可的产品共计15项,三重四极杆液质和飞行时间类包揽了其中的14项,其中三重四极杆液质均为OEM贴牌。 除基础的质谱仪外,串联和联用技术使质谱分析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可以(下图)看到进口厂商注册的大部分为串联系统(三重四极杆液质同样是串联质谱系统)。技术角度的结论,三重四级杆技术是国内厂商进阶成高级玩家的技术分水岭,那么飞行时间质谱和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区别何在?● 三重四级杆质谱用于小分子检测,如激素、代谢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线性范围广。● 飞行时间质谱用于大分子检测,如微生物鉴定、蛋白质等,质量范围宽,缺点是灵敏度低,重现性差。所以,三重四级杆质谱在所有类型的质谱应用中占比60%以上,飞行时间质谱为5%左右。以国外大型实验室为例,一般会选择装备多台三重四级杆质谱并配备一台离子阱分析器。虽然国内质谱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资本的密集入场助推了行业的高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共12家临床质谱企业完成市场融资,累计募资超过10亿元,超过一半的玩家融资金额过亿。其中,汇健科技一月内完成两轮融资,凯莱谱、英盛生物、瑞莱谱、豪思生物距上一轮融资时间都不超过半年,透露出临床质谱在一级市场的火热。我们注意到,被誉为投资风向标的高瓴在质谱行业的落子非常多,能看出其对行业前景非常看好,投资的企业包括:英盛生物、凯莱谱(迪安旗下)、安图生物、华大基因,后两者二级市场更为熟悉,华大基因和安图生物都是最早做飞行时间质谱系统的公司之一,华大基因目前在质谱检测方向已经推出了超过10款的试剂产品,而安图生物的微生物质谱则是在2019年就卖出了52台。 说到这里,相信有一部分朋友心里已经有了两个答案:谱育科技、禾信仪器。 聚光科技2015年成立谱育科技,专注于质谱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目前公司已拥有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谱育技术体系较为完备,产品能够满足生命科学、半导体等核心行业的需求,拥有一定的进口替代能力。
谱育科技成立以来业绩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7-2019年营收、净利润CAGR分别为155%、410%,2020年营收超过5亿。据最新调研情况显示,2021年收入、新签订单处于快速增长趋势,公司目前研发人员接近800人,年底到1000人。从产品端来看,谱育科技是全国唯一拥有自主三重四极杆的国产厂家,填补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国内空白,且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产品水平,目前全球能够生产的厂商屈指可数。以近期上市的禾信仪器估值来看,按2020年的业绩市场给与了大约65倍市盈率的估值,那么按谱育2020年5个亿的营收体量(占母公司营收比例不足13%),净利率24%计算,那么二级市场的市值或许能给到接近80亿的市值,而目前聚光科技的市值138亿。 禾信仪器,国产质谱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公司专注在质谱领域已有16年。 近年来,禾信仪器实现了高速增长。2018-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25亿、2.2亿、3.12亿,年复合增速为57.98%;对应净利润分别为0.19亿、0.45亿、0.65亿,年复合增速为84.96%;截止2020年底,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35名。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飞行时间类质谱仪,核心服务领域聚焦于大气环境监测领域中的PM2.5、VOCs 和臭氧监测。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的向医疗健康、食品安全领域拓展,以微生物检测质谱仪为例,禾信生物2020年5月获批的CMI-1600在关键指标上媲美或优于布鲁克、天瑞仪器和融智生物等同行的产品,未来销售放量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在研项目方面,医健领域的拓展是市场比较关心的,公司正在进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的研发,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禾信的短中期看点仍在于行业发展、政策驱动带来的自然增长和环保领域商业化拓展进度,真正的指数级的突破在于医健领域产品的研发成果落地,目前40亿出头的市值比较合理。 不过,未来国产质谱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在性能趋近的情况下,国产厂商未来可以通过较低的仪器价格来占据市场,后续再以持续的试剂销售带动业绩,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结语: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慢步,远强于在错误的路途上疾驰,我想科全球学分析仪器行业,未来终将出现国内巨头的身影。
喜欢我们文章的朋友点个“在看”吧,不然微信推送规则改变,有可能每天都会错过我们哦~瞪羚投研星球:成为优秀的投资人,有一款提升整合效率的工具非常重要。小编将各个渠道的医疗健康领域研究报告、券商及投资机构重点公司调研纪要、第三方机构行研报告整合起来。定期在星球内为信赖咱们瞪羚社的朋友提供精选的珍贵材料,一来节省企业、投资人朋友们投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二来会就行业内的事件和精选的研报发表一些观点、提醒潜在的投资机会,需要的朋友可以支持一下哦。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