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博谈评估的第一篇,在合规成本提升,而采购价格下跌的这个时代,科学评估将是产品的唯一出口。 当前这个时代,是一个医保控费用的压力不断增加的时代,医保收入增速不断下跌,2019年全国医保收入2.44万亿,同比增长仅10.2%。但与此同时,医保支出增速则不断上扬,2019年全国医保支出2.09万亿,同比增长12.2%。 2020年的医保相应统计数据还未出炉,但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医保增速和支出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成本的主要因素由药品(24%)和医疗器械(21%)两大部分组成,而其中诊断相关的医疗器械(包括放射性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占整个医疗器械费用的70%。 在药品已经采用全国集采降低成本的大趋势下,医疗器械的全国集采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实施,实际上,目前新冠核酸试剂盒的采购已经具备全国集采的雏形。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改进技术评估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新的和改进的技术服务、程序和技术(例如,药物、诊断测试、心脏手术)是医院成本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创新的方法有时会迅速推广,而没有仔细定义的前瞻性研究来评估它们在诊断或治疗中的确切作用。 这非常容易造成新创新方法的过度滥用,尽管生物价值和成本价值尚未充分得到了解。这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甚至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果不对新方法进行及时、精密和精确的评估,就不可能将新方法进行适当的利用。 虽然安全、成本和患者依从度是令人深为关切的问题,但技术评估最重要和最困难的方面是确定疗效。这就需要考虑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新方法的使用时机、入组样本的偏见性、临床相关数据收集、临床数据的二次分析、能够进行技术评估的实验室资质要求、以及伦理问题。 2021年3月,国家药监局(NMPA)发布了最新版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在新条例中,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合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合规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对新技术进行更多科学的评估,无疑是唯一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版条例及其配套法条实施,以及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控费的出现,生产厂家们会慢慢意识到,越来越谨慎的医院和购买者需要在了解新产品如何能更好的疗效、更好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成本后,才会做出相应的选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的评估。 开发和验证公众号作为国内首家致力于监管科学研究和推广的新媒体平台,一直致力于将新评估方式开发和推广,并且聚集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才。 但是,伦理问题涉及面很广,需要对双方的论点进行全面阐述,而且这些问题不可能在我们这个小组能在这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系列文章反映了作者的经验、观察和意见,但并不是专家共识或者申明,我们希望这本系列文章更多的是作为一本入门探讨,而不是对这一主题的详尽论述,能够指出问题,并且给出潜在的解决办法,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让行业内的大拿们都能加入对这一领域的讨论中来。 毕竟,一个反应灵敏、发展完善的技术评估体系,可以有力地推动基本技术的迅速应用,并防止用处不大的方法被广泛传播。它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也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并且规避错误的投资方向。能够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极大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非常感谢开发与验证的潘小姐提供了这样一个发声的平台,也感谢她和曾小姐为文章校准和排版付出的努力。 Deva-刘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