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定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 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 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是胃癌筛查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流行病学 - 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等密切相关
-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儿童具有一定的自愈性;
- 在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较高,约为50%~80%;
- 在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约为25%~50%;
- 人人之间的口-口或粪-口途径是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就是说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 医院消毒不彻底的内镜也可能导至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 接触了感染者的唾液、体液、呕吐物或粪便排泄物,不洗手进食;
- 并非每个感染者都会有症状,30%患者发展成慢性胃炎,10-20%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少数发展为胃癌和MALT淋巴瘤。
- 主要症状是反酸、饱胀、烧心、胃痛、嗳气等,提示Hp感染引起胃黏膜炎症变化;
- 部分患者出现慢性、节律性上腹疼痛,呈周期性发作,提示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 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实验(RUT):是入侵性实验中诊断Hp的首选方法,灵敏度达80~95%,特异性达95%~100%
- 直接涂片/镜检:快速诊断是否有菌存在,但是易漏诊;
- 组织或细菌培养:可以进一步进行药敏检测,菌株的分离等,但是时间较长;
- 分子诊断:进行Hp基因检测,可以进行分型和耐药基因检测;
- 尿素呼气实验(UBT):包括C13和C14,但需要注意的是C14能造成放射污染,不适用于小孩和孕妇;
- 粪便HP抗原检测:方便快捷, 灵敏度和特异性约90%,金标准;
- Hp血清学抗体检测:对于从未接受过Hp治疗的患者,方便快捷,一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既往感染患者即使根除了Hp,抗体依然还是阳性。
- 尿素酶(Ure):尿素酶是Hp主要抗原之一,所有的野生型的Hp都产生尿素酶,Hp是人胃内产生高活性尿素酶的唯一菌株。细胞空泡毒素A蛋白(VacA):VacA因其可致细胞空泡变性而得名,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可影响细胞毒素的表达,诱导宿主胃粘膜局部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是很重要的。根据我国第5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不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除治疗的获益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推荐级别有差异:-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en e trier病) :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