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早期对感染性病原体的识别是进行适当抗菌治疗的关键。但是医生常常会在获得微生物检测结果之前,根据临床指南和当地流行病学经验性地使用抗微生物剂。微生物培养是许多病原体的标准诊断试验,但检测周转时间很长(≥2天),有些病原体很难或不可能培养。相比之下,多重PCR检测是快速的,但它们通常只捕获90-95%最常见的病原体。因此,迫切需要更快速、更全面的传染病诊断。Karius病原快速检测产品通过血浆中微生物的游离DNA(cell free DNA ,cfDNA),可以检测1250种临床相关的细菌、DNA病毒、真菌和真核寄生虫。目前,该产品可用于肺炎、免疫缺陷病人、心内膜炎等多种疾病病原体的诊断。 Karius病原快速检测产品介绍 1、产品流程介绍 Karius 病原快速检测产品从人体血浆中纯化cfDNA进行宏基因组测序;过滤低质量的、宿主的、环境的及试剂中的污染序列后,将序列与数据库进行比对;该数据库包含21,000个微生物参考基因组(>1,250个微生物);最后汇报重要的检测结果(图1)。 图1 病原微生物cfDNA宏基因组检测流程图 2、产品优势:敏感性高,可能适用于尿液 对脓毒症检测进行临床验证(n=350例疑似脓毒症患者),参考血培养结果敏感性为93.7%,参考复合标准敏感性为92.9%。因此该产品有较高的诊断率——比所有微生物检测的总和还高出28%。本产品的非侵入性使其非常便捷,尤其对病灶难以采集样本或取样有危险的患者(如心内膜炎患者)。尽管还未验证,Karius检测方法可能也适用于检测尿液;尿液中曾发现致病微生物的cfDNA,并曾用于结核病的诊断。总体而言,Karius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经过全面验证,适合临床使用。 3、产品不足 3.1特异性低 虽然Karius诊断测试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病原体覆盖范围,比目前任何常规诊断方法都要广泛,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首先,尽管脓毒症的敏感性很高,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诊断脓毒症的特异性为63%)。这种限制源于产品的性质——由于cfDNA可来自于体内任何部位的任何微生物,共生微生物、病源和无关的小感染(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的存在可能导至假阳性结果。因此,在解释Karius阳性检测结果时,必须考虑到检测到的病原体和完整的临床图像,可能要补充检测病灶样本以确认阳性结果。因此,目前该产品的定位是对临床标准诊断的补充,用以排除特定临床感染,如疑似脓毒症或肺炎患者、不明微生物引发的发烧、其他方法检测阴性或不确定的患者。应该指出的是,产品的特异性可能被人为地降低了,因为Karius检测的“假阳性”很可能是真阳性,其实是血液培养(如采样前的抗生素治疗)遗漏的真阳性。 3.2周期长、费用高 目前的检测周转时间为53小时(运输24小时,检测29小时),这对于诊断严重急性感染来说仍然太长。通过开发本地检测试剂盒、减少实验试剂、减少测序时间可进一步降低检测周期。另外,虽然文章没有涉及,但与目前其他测试方法相比,Karius诊断方法相对昂贵(每个检测 $2,000),未来需要进一步降低检测费用。 3.3 需补充耐药性检测 cfDNA测序只覆盖了病原体基因组的一小部分,因此很难检测耐药基因。因此,需要进一步补充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以支持抗生素治疗决策。 3.4 无法检测RNA病毒 有许多重要的RNA病毒会导至人类感染,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麻疹、寨卡病毒、丙型肝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而目前的测试只针对DNA,未来应该努力将RNA病毒检测纳入Karius测试。 行业现状与认识 其他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病原体检测产品,也正在开发同时具有检测致病菌和耐药性优势的产品;一些报告周转短 (比如拿到样本后6小时出结果)。这类测试在信息的全面性和深度方面可与Karius测试相媲美,至少在某些感染方面是如此。然而,在检测低生物量样本(如通过血液检测败血症时),哪种方法更优还有待观察。可以确定的是,基于基因检测进行病原体检测,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虽然这些新技术有局限性,但临床医生和医学微生物学家必须认识到,目前的检测也存在缺陷,急需改进。重要的是使用新技术取代表现不佳的诊断方法,不要只是等待最完美的检测方法出现。改进的技术将带来更好的患者管理、患者预后和抗菌管理。 参考文献: Justin, O'Grady. A powerful, non-invasive test to rule out infection.[J]. Nature Microbiology,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