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杂侃天下 查看内容

社会资本办医 “钱”途几何?

2013-12-22 14:52| 编辑: 小桔灯网| 查看: 1106| 评论: 0|来源: 千姿百态

摘要: 近期,关于医疗领域改革的好消息频传。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而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 ...

近期,关于医疗领域改革的好消息频传。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而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将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补助范围,免征或减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其医疗服务价格全部实行市场调节价。

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无疑为社会资本办医再注“活水”,民营医院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民资办医的春天来了嘛?

据了解,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已由2009年时的5736所,迅速增加到目前的8000多所,约占医院总数的36%。然而,尽管数量增长很快,但民营医院规模普遍偏小,床位数和诊疗人数仅占全国医院床位数和诊疗人数总量的10%左右,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尽合理,诚信建设亟待加强。

而从整体上看,目前社会办医的规模、数量和速度与国家“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床位数、服务量均占总量的20%”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此外,在公立医院面前,无论是在设备准入、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医保定点上还是在税负减免上,民营医院都属于弱势。从整体上看,我国社会资本办医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区域卫生规划中没有为社会资本办医预留空间,各地公立医院还在不断扩张规模;卫生行政部门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不一视同仁,对非公立医院的审批更加严格;非公立医院货款难度大,融资存在诸多政策制约等。

不过,当“鼓励社会办医”的方向明确之后,各路资本正在加速进入医疗领域。

据人民网报道,在破除以药养医体制和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大背景下,药企、医疗器械、实业以及金融业从业者纷纷收购医院,抢先布局下游产业链。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就称,要收购500家医院。

在大量收购民营医院的同时,资本的触角也伸向了公立医院。比如,11月4日康美药业公告称,与梅河口市人民政府签订《医疗产业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拟整体收购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友谊医院和中医院。这是首次有药企整体收编当地公立医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称,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2/3左右,占床位总数的90%左右。由于公立医院在整个健康产业链中的地位,势必成为社会资本关注的焦点。

睿信投资合伙人刘明两年多前加入华润集团,负责了华润集团并购高州市人民医院项目,他说,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与并购的原因在于,此举可以承接一个大型医院的医疗项目和体系。比如,高州市人民医院的心胸外科很出名,一旦承接了这个项目,未来华润就可以做心胸外科的业务,可以做专科,可以做连锁。

此外,高州市人民医院沉淀了大量的当地客户资源,也可以成为未来华润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未来做衍生业务打基础。高州市人民医院有4100名员工,未来可以为华润在一二线城市每年贡献400名左右的年轻护士。“我们在一线城市建了很多新医院,发现上层的科主任一级很容易招,中层的主治医师也很容易,但是底层的招不来,人才培养基地是我们的战略重点。”

不过,并购显然没那么简单,医疗领域存在的各种各样雷区是必须直面的难题。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目前,民企投资的医院大部分还是民营医院,对公立医院的收购较为理想的案例非常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王雨剑介绍,大型公立医院比如三级甲等医院,实际上不愿意被收购,因为被收购就要面临最棘手的转制问题。

公立医院本身是事业单位性质,转为民营医院就是要转为企业。“一旦转制,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挑战,比如院长、医生等。”他说,高水平的医生还是愿意在公立医院,即使在民营医院有更高的收入,他们也不愿意进行身份的转变。因为公立医院可以给医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如科研、临床平台,以及体制内上升的通道。

如果转制成民营医院,医生就会有非常多的担忧,比如医院经营不下去,医生如何回流等。

此外,“民营医院在税收优惠、医保定点资格等方面均不能享受与公立医院相同的待遇。”他表示,虽然国家已明确提出,民营医院在职位评定、人才培训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同时鼓励医师多点执业,但是政策何时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尚待时日。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社会资本办医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以中部地区某医改试点城市的所有公立医院进行改制为例,按国有资产转让的相关规定,这些公立医院在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已经完成产权交易的公立医院,均以本院全院职工持股的联合竞买体摘得牌子,并正式改制成为全院持股的股份制非营利性医院。

当地卫生局负责人介绍称,目前,这些改制过的医院引起了社会资本的关注,都表达了与各家医院合作的意向。“由于改制医院仍保持其非营利性质不变,意味着无法分红,因此,民企还在观望中。改制后的大多数公立医院,在经过两三年的平稳过渡后,才会考虑引进社会资本。”

当地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李树龙分析,“本省一家多年前进入医院行业的民营企业,都是只能把盈利部分进行再投入,不能分红,因此后续就不再投入。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并未找到盈利模式,还停留在纯投入阶段,积极性不高。”

社会资本求解医疗产业围城

虽然政策的导向是明确且肯定的,但社会资本办医的路却十分荆棘。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春林透露,在为国家卫计委有关课题而去苏、浙两省进行的调研中,多位投资人表示出骑虎难下的无奈。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董事长兼院长张廷浒以自己10来年的办院经历表示,民营医院首先要过的难关就是“人才关”。他介绍,建院之初科主任只能招到主治医师级别的人才,医院通过直接去医学院招聘、再自己培养,才慢慢解决了人才储备难题。

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创办人张焕祯则表示,虽然集团从一开始就是高起点地进入大陆市场,但仍然遭遇到医疗人才缺乏困难:台湾愿意赴大陆工作的医务人员数量远低于金融从业人员,而大陆公立医疗体系的人才也不愿意跳出体制。

“人才不开放,社会资本办医永远办不好,甚至不会有纯粹的社会资本办医”,张焕祯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一针见血的指出,除了政策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公立医院的**势力也非常强大。他甚至因此而提出:下一步社会资本办医究竟是存量改革,还是只能做增量改革,还是要两者混合?

左学金认为,民营医院要健康发展,还是要克服一些目前存在的市场环境扭曲。比如说医疗服务的价格扭曲,客观上民营医院能发展也和政府招标等导致的公立医疗体系的高药价有关系。

左学金特别指出,总的说来医疗行业存在政府过度规制的问题。对此原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局局长金其林表示,杨浦区曾经做过一个公立医院改制的案例,后来三个月就收回了,因为承担改制的企业追求利润,“把账算得很精”,而公立医院职工还不能接受这样的改制。

“换一任领导就换一个规划”,某中医品牌创始人、上海杏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学才以亲身经历告诫资本:不建议匆忙进入医疗领域。

不过,有分析指出,基于对整个市场的整体判断,当前私立医院还是处于明显劣势,资本的涌入和选择尤为重要,更应该关注医疗服务行业的差异化投资,尽力去占领和延伸到公立医院无法企及之处,大致可分为三方面:分别是高端医疗、专科医院、医疗服务上下游产业链。

高端医疗,是提供高端医疗服务,价格较高,针对迅速崛起的高收入人群,通常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都会城市。我国高端医疗市场将持续增长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由于其非基本需求,该领域交由私人机构把持的可能性大,加之未满足需求量大,适宜各种资本和投资模式。

专科医院专门是指从事某一病种诊疗机构,是私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各专科中,美容、整形、妇产、骨科、眼科、口腔等子类增长快、利润高,填补综合性公立医院普遍的短板。此类医院在短期就可以新模式、优良服务实现持续增长,并基于技术的标准化实现连锁经营。此外,专科医院作为细分行业更容易进行并购整合,对商业银行和产业基金极具吸引力。

医疗服务上下游产业链,也是一块非常值得注意的板块。随着消费者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升级和细化,一些衍生医疗服务行业逐渐兴起,例如:月子中心、康复中心。相对于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可能在高精尖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在短时间内无法匹敌,但是正由于这种衍生服务的重服务轻技术的导向,让资本进入的壁垒低且后期承担的医疗风险小。若作为纯股权资本的进入,对于专业技术的判断也相对容易,日后发展可专心在规模扩张上。

事实上,依照国际经验来看,在医保制度、社会养老制度以及商业保险改革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也曾通过鼓励大体量的社会资本促使到医疗服务行业的私有化,加速整个行业的整合和竞争,确保多项政府改革制度的落实,在此进程中也确实涌现了象HCA,Max Healthcare等巨型医疗航母。以此反观中国,现在正处于在各项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浪潮中,私人医院迎来了拥抱资本的最佳时机。

值得玩味的是,与民资办医直接相关的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政府的态度仍较为保留,令人遗憾。

以最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业格局设计为例,文件特别强调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作用,要求“明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坚持公立医疗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但是,对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关系却没有清楚阐释。

应当明确公立医院的负责范围,限制其“特需医疗服务”;放手让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适度降低公立医院比重;调整和新增的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向社会资本办医领域倾斜——这些基本问题并未提及,民资入医的前景因之显得并不明朗。

深圳医改新政与社会资本办医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社会资本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后,深圳市起草两年的 《关于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三级医院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规定》)正式出台。

深圳市卫计委主任蔡立表示,2012年,深圳每千人床位为2.65张,每千人执业医生2.27人,较北京、上海等地存在较大差距,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也偏低。“但深圳的人口增长又十分迅速,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来举办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表示。

除了为提高医疗资源供给外,蔡立表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三级医院是希望以此带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和规模化发展,这也是深圳市政府出台《规定》的直接目的。

据资料显示,目前,深圳有非公立医疗机构2442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77.6%,其中,医院有77家,其余均为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医疗机构。而这77家非公立医院中,床位在500张以上的仅一家,其中90.9%也即有70家为一级医院。

需要指出的是,参与《规定》起草的相关人士称,文件最大的突破在医院建设用地上。

根据《规定》,社会办三级医院用地将优先纳入深圳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享受医疗用地地价优惠政策。

今年1月,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定》,深圳市规划国土委依据该文件出台《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提出医疗用地的基准地价享受优惠政策,即按办公用地的30%计列。

《规定》指出,医疗用地由深圳市卫计委提出竞买资格,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委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

王建中介绍,竞买资格与《规定》中提出的三级医院的举办条件基本相同,即举办方需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三级医院的项目资本金比例最低为40%。同时,《规定》提出,投资方应具有三级医院管理能力,可以是国内三级医院,或国际知名医院管理集团,或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或与上述机构联合组建医院管理团队的其他投资者。

同时,为保证医院的公益属性,《规定》明确提出,社会办三级医院基本医疗服务比例不低于50%,允许其比一般公立医院高的非基本医疗服务比例。“这主要是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相关人士称。

此外,社会办三级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床位数经核定后,将由深圳市按照每床1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而在医院开办之后,政府还将对医院为本市参保人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按每门诊20元/人次、每住院60元/床日标准进行补贴。“这一补贴标准是按照深圳市市属公立三级医院近3年的数据测算得出,所以说社会办与公办医院享有同等待遇。”

而对于社会办医院,只要取得三级乙等和三级甲等资质,政府将分别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和2000万元的奖励。

除新建用地外,《规定》明确,社会办三级医院通过城市更新拆除重建方式建设、其医疗用地纳入开发建设用地范围的,不计入城市更新用地移交率,可一并协议出让,并享受医疗用地地价优惠政策,具体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核定医疗用地面积和地价。

附:社会资本参与办医改革进程

2009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2010年2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2010年11月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

一、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

二、进一步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

三、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2013年10月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