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IVD真菌小巨头,为何能暴涨近500%?

2025-11-10 09:48| 编辑: 沙糖桔| 查看: 176|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作者:灯哥💡

摘要: 真正的价值在于技术深度与临床需求的精准匹配

能预料丹娜生物的上市成功,却不能预料其有如此炸裂的表现。

11月4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大厅内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这家被称为“中国真菌病检测领域第一股”的企业,上市首日便创下开盘上涨447.95%、收盘涨幅扩大至497.08% 的惊人记录,全天成交678.62万股,成交额达6.65亿元。这也是近三年IVD企业在境内A股的再一次上市案例,承载了IVD行业的希望。

图片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是细分中的细分,即市场容量并不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行业市场规模仅7.9亿元,到2030年也才达到30.3亿元;同时,参照2022年丹娜生物在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的份额约为30%,虽然地位显赫,但截至5日,其市值已逼近50亿,很显然,炒作人正在提前透支未来5年的可见价值。

当然丹娜生物能被如此“围猎”,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稀缺性,所掌握的技术有较强的刚需性。当前,市场格局上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除了丹娜生物,还有还有天津一瑞生物、湛江安度斯生物、美国伯乐、美国IMMY等,惊奇的是市场集中度较高。

根据招股书披露,丹娜生物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总部基地建设项目以及新产品研发项目。项目计划购置性能先进的生产和辅助设备,招募相关生产与管理人员,从而替代现有租赁场地,进一步扩大公司在病原微生物诊断产品领域的生产规模。也许是因为刚需+扩产+新品开发的良好预期,使得市场愿意为之一赌。

小试剂的傲娇

在生物医药投资趋冷的背景下,一家主营侵袭性真菌诊断的企业能获得资本如此青睐,首先得是背后的技术护城河与市场潜力,否则无从谈起。

丹娜生物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侵袭性真菌病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创新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全球销售。对此病,或许还有许多人不了解,实际情况是比较严峻的。不同于一般病原体,这是一种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至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病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平均致死率可达27.6%),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结核病患者等。由此可见它的应用之广泛、刚需级别

目前侵袭性真菌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很难被检测出来,对此丹娜生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耕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建立起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另外,从技术路径角度来看,相对于镜检、真菌培养和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其血清学检测具备耗时短易操作、结果报告迅速、特异性高等优势。不仅如此,依托产品线多样优势,推出了联合检测方案,以弥补业内普遍存在的单一检测项目的局限性,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实现精准诊治。

因此,当市场刚需遇到早诊的过硬技术、有方法学的降维优势、联合精准检测优势时,这种供需关系很容易被认可,从这点上看资本炒作的条件是很充分的。

山高自有登顶路

既然有如此优势,那么是否无懈可击,全无弱点。此前针对如此优质潜力股,根据招股书,也大概列出了原料问题及应对举措,业绩波动的现状,目前资本市场的积极表现显然都是在看未来。

具体情况来看,2021-2024年及2025上半年,其实现营收分别为2.34亿元、2.95亿元、2.37亿元、2.4亿元及1.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3.63万元、4461.99万元、7759.55万元、8718.96万元及4996.49万元。仅从数据角度来说,营收不稳定,增长的确定性不足,但若从疫前和疫后的角度来看,那么丹娜生物的亮点就突显出来了。

不过未来增长,除了保持国内市场的领头优势,还需要在国际市场打破现状,其凭借着这些技术平台、自动化的优势是有望在预期之内获得相关认证,例如FDA,欧盟相关市场认证。

图片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

原料方面,主要是其酶动力学系列试剂使用的核心原料为鲎血细胞,自2021年2月开始,鲎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使得该部分原料渠道大幅收窄。相关举措是原料替代和扩大渠道,目前库存据说可满足未来5年需求,并且与越南签署采购合同;所开发得多款基于免疫诊断方法学的替代产品,包括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等,与传统鲎血细胞产品性能无明显差异,且在检测效率、操作便利性等方面各具优势,真实度如何,尚需市场的反馈,目前在营收贡献度并不高。

总之,5年库存+越南的原料采购+替代品准备,使得丹娜生物的未来并不悲观,也许正是看到这些预期改善。

结语

近500%的暴涨,表面看是资本对单一企业的追捧,实则是市场对IVD细分赛道价值的重估。

凭借在侵袭性真菌诊断领域构建的技术壁垒和刚需属性,丹娜有望在此基础上延伸其他病原体检测、其他检测赛道共筑广阔天地。尽管面临原料供应、业绩波动等挑战,但其在替代原料研发、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前瞻布局,为未来增长提供了多重保障。

在医疗健康领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赛道宽度,而在于技术深度与临床需求的精准匹配。丹娜生物的惊艳表现,不仅为沉寂三年的IVD行业注入强心剂,更揭示了资本市场对具备核心技术、解决临床痛点的创新型企业的青睐,此举会给专科型IVD企业的成长路径提供参照。


参考资料:

1.新股覆盖研究:丹娜生物,华金证券,2025
2.北交所“IVD第一股”丹娜生物首日暴涨497%,“第二个十年”拷问也紧随而来了,医药研究社,2025
3.丹娜生物:深耕真菌诊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小财米,2025
4.丹娜生物闯关北交所:30%市占率背后,鲎血危机与产能闲置难题待解,深圳商报,2025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