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广根据不同推广阶段,和各个环节中的关键任务做不同的工作。 一、按阶段分 产品价值提炼。产品上市前就要对市场真实需求进行调研、竞品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市场分析,用一句话清晰概括你的产品为何存在、为谁服务、带来何种独特价值。这是所有市场活动的原点。 产品定位。你的产品解决的临床痛点是什么,你是要替换原有的技术,还是作为补充,是提升诊断水平,提升自动化水平,还是降低医院成本?不要只盯着研发给的参数。深入临床,与一线医生交流,当前诊断的痛点是什么?是速度太慢、准确性不足、操作太复杂,还是成本太高?你的产品是否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你的产品要卖给谁?哪些省份作为你的优先推广区域?卖给什么级别的医院?其次医院中的谁是你的核心用户?是科主任,技术、临床医生、还是医院管理者?取决于你能提供学术和科室发展,还是单纯性能例如准确率的提升,还是医院成本和效益的提升 所以一定要做广泛的调研,这个只有多问。否则产品上市后销售就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去碰壁,容易丧失信心以及浪费时间。 产品证据链构建。临床数据是IVD产品的“通行证”,精心设计临床试验方案,选择行业标杆进行头对头对比,收集扎实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等数据。同时,注重收集能体现临床实用性的数据,如周转时间缩短、临床决策改变等,挖掘产品差异化优势。 学术文章/指南。 积极与KOL合作,发表学术文章,知名大会上进行壁报、口头发言投稿,甚至推动产品写入专家共识或诊疗指南,这是建立产品学术地位的基石。 竞争格局分析。明确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他们的优劣势是什么?市场策略如何?你的产品差异化在哪里?无限放大这个差异化特点。 最终确定你的产品往哪里卖?怎么做宣传。 丰富的弹药,配套的产品工具。推广工具包,提供标准化的PPT、DA、问题应答手册、竞争产品对比表等,让他们“弹药充足”。物料准备,产品彩页、应用案例、宣传视频等,要专业、精炼、切中要害 做宣传,打造上市声势:在产品的“亮相期”,一定要制造声量,实现快速破局。 大型学术会议, 在全国性医学会议上举办卫星会、新品发布会,邀请顶级KOL站台,快速建立专业形象。 全套的学术推广,不同医院进展到不同阶段需要的手段也不一样,会议、科室会、培训班、论文发表。这是IVD推广的基石,建立专业信任。 数字化营销: 结合专业媒体、线上平台、公司自媒体平台等进行线上的快速传播,在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变得愈发重要,可以实现精准、低成本、广覆盖。最好的花小钱办大事的手段。 建立标杆医院,产品宣传不能靠自卖自夸,还要有人帮你说话,标杆医院的建立就很重要。 标杆医院建立: 集中资源,攻克几家有影响力的标杆医院。这里的成功应用案例,将成为你后续推广最有力的武器。 KOL关系维护: 不仅要“用”KOL,更要“养”KOL。与他们建立真诚、长期的合作关系,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成为产品的倡导者。 强落地,销售团队和渠道要传达到位,他们是深入市场的一个个触手和神经元。对销售做到全面培训,确保每一位销售都能清晰阐述产品价值,熟练回答技术问题。对于经销商宣,做好产品发布会,经销商培训,快速触达到产品推广的最前端。 上市前的动作都是手起刀落,快速整齐,上市后的漫长阶段,就要精耕细作,持续培育市场,延长生命周期,最大化产品价值。 区域深耕及扩张:从核心市场覆盖到上量,从核心市场向广阔市场的渗透。市场覆盖了,用量够不够,还没有覆盖的继续覆盖。通过持续的技术支持、学术更新、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稳定客户用量。 价值再证明,维持热度。持续收集真实世界数据,发表新的文章,不断强化产品的临床价值和经济学价值,尤其是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迭代升级 收集市场反馈,为产品的升级换代(如速度提升、功能扩展、自动化程度提高)提供输入。新应用场景探索,基于现有产品,开发新的临床适用场景,或与其他项目组合成“解决方案”。 应对竞争: 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和产品核心价值宣传。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