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康熙雄 教授 亚太科学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 全国著名临床检验诊断学 与临床免疫学专家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精准检测和精准诊断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 常务委员 北京市免疫试剂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全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诊断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检测与安全专班 成员 学术成就: 主编著作 30余部,撰写学术论文 300余篇 承担国家 “863”、“973” 等重大科研课题数项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等7本专业核心期刊编委 2011年荣获 “科学中国人” 年度人物奖 康熙雄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积淀和前瞻性的行业视野,始终走在学科发展前沿。本次,他将为我们深入解读超灵敏免疫检测的临床需求与技术未来,助力我们掌握行业发展先机。 技术迭代的每一步,都让我们离生命的真相更近一步。 在医学检验的世界里,我们一直在追寻更灵敏的“眼睛”,去发现那些隐藏在人体内、决定健康与疾病的微小信号。近日,我们有幸邀请到医学检验领域的资深专家康熙雄教授,进行了一场关于超敏免疫检测技术的深度对谈。 康教授用生动的比喻和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与未来蓝图。 康教授用了一个精妙的比喻,道出了技术迭代的真谛: “我们有了显微镜,才看到了细胞和细菌;但看不到病毒,于是发明了电子显微镜;想看更小的蛋白结构,又有了冷冻电镜……方法的每一次迭代,都是为了看清过去看不到的世界。” 在免疫检测领域,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 康教授提出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概念——“标记物人体动力学”。 他以神经系统标志物为例: 康教授指出:“如果我们拥有飞克级的超敏检测技术,就能通过抽血甚至验尿这种无创、便捷的方式,实现对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评价。这将是健康评价体系的一次革命。” 当被问及临床对免疫检测技术的核心要求时,康教授总结了四大关键点: 康教授介绍,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多种前沿技术路径,以突破灵敏度极限: 这些新技术将首先应用于哪些临床场景?康教授指出了几个关键方向: 对于致力于开发超敏检测产品的企业,康教授给出了三点核心建议: 结语 采访的最后,康教授强调,超敏免疫检测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升级,更是推动精准医疗前行的核心引擎。它让我们有机会揭开人体生物“暗物质”的神秘面纱,从而实现更早、更准、更无创的诊断与健康管理。 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像康教授一样的专家携手,共同推动这场由灵敏度革命带来的医学检验新浪潮,为人类健康翻开新的篇章。 探秘微观,引领生命科技前沿!精准偶联,开启分子操作新时代;超敏检测,赋能临床检验新应用!杭州乐为生医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多款科研利器: • 寡核苷酸偶联试剂盒,实现蛋白分子超灵敏检测;也可用于蛋白蛋白偶联 • 抗体定点修饰叠氮基团试剂盒,实现抗体修饰的精确把控; • 氨基修饰微球抗体偶联试剂盒,实现自主、简便DIY微球修饰抗体/蛋白; • 寡核苷酸纯化试剂盒,助力高纯度、高回收率短片段寡核苷酸纯化。 技术支持:13738087339 销售咨询:18611591243 公司网址:www.lewinbio.com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