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这样,同样是做科服的,诺和致源上得,为啥我联川上不得!我们现在聊的联川,基本就是指2006年在杭州成立的联川生物。当时,周小川教授和夫人高晓连教授在美国设立了LC Sciences。根据公开资料,郎秋蕾博士当时在美国休斯敦大学做访问学者,刚好在高晓连教授的课题组。回国后,两位教授想在国内拓展业务,于是就有了联川生物。2016年,联川创立全资子公司杭州联川基因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意图切入临床基因检测领域,随后2018年成立杭州链康医学检验实验室,切入基因检测领域。从披露的信息来看,联川由郎秋蕾持股17.23%并作为联川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持股10.32%,为第一大股东。周小川持股21.25%,与郎秋蕾合计持有公司48.79%股份,且为一致行动人。似乎联川基因+链康应该开始在临床基因检测领域大杀四方了。2022年6月29日,联川生物交表,意图在科创板上市。根据资料,20201年联川营业收入已达2.0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31.48%。净利润于2020年转正,2021年净利润增长接近74%。但是,很不好意思,你的链康医检是做临床基因检测的就是上不了。其实不仅仅是联川,同年5月份交表的世和基因也折戟科创板。2025年5月9日,联川生物更换赛道,交表北交所。就想上市给股东们谋点福利,我就不信你北交所也要拦着我?此时的联川营业收入3.67亿元,净利润超6000万元。只是这营收增长率没有当年第一次交表那么好看了,只有13%左右。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就在交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25年6月6日北交所下发问询函。从公司供应商到客户,从收入到募资支出一连问了8个问题,用了17页IPO的申报书和问询答复我就不一一给大家贴了,毕竟加起来454多页。有些内容媒体上也披露的差不多了,咱们角度比较清奇,整点好康的!我先抛砖引玉,大家如果觉得好玩请留言催更,咱们再专题来一遍。从联川披露的信息来看,开发一款三类的NGS试剂盒花费大约3000万元。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联川表示“分子诊断试剂成为公司发展新驱动力”。遍观2023-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我们都没有发现华大智造的身影。其中在2024年因美纳+上药国际(Illumina代理)采购额高达4000万元以上。不是因为别的,万一国际局势变化,联川持续经营性必然受到影响(问询函里话里话外也是这意思)。在2025年上半年,华大智造就悄然出现在前五大供应商阵营。这是因为,2023年联川才刚刚引入华大智造测序平台。另外,本次募资联川还准备引入3套测序仪,均为华大智造产品。从报表来看,联川在2022-2024年年度咨询服务费大幅度增加,甚至仅仅2023年一年就接近千万级别。而此前,2019-2021的3年时间才花了400来万。所以,最后的赢家就是国金等一众IPO保荐、会所律所了...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