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投融动态 查看内容

津渡生科获红杉天使+轮投资,打造“AI for BioScience”新基建

2025-10-15 15:49| 编辑: 鹏哥| 查看: 149| 评论: 0|来源: 动脉网

摘要: 津渡生科创始人兼 CEO 金泳成直言,公司目标是构建全球领先的生物科学大模型。

近日,生物科学大模型初创公司津渡生科(OxTium Technology)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红杉中国种子基金



01

AI重塑生物科学,GeneLLM大模型应用广阔



“正如高速公路之于现代经济社会,智能化科研基础设施是AI for Science发展的‘底座’。”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曾这样比喻。


津渡生科四位创始人是牛津大学师兄弟,涵盖人工智能与生物专业相关背景,科研与产业化实力突出,已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这样的阵容使其“AI+大科学”的探索从一开始就顺理成章。


津渡生科创始人兼 CEO 金泳成直言,公司目标是构建全球领先的生物科学大模型。


image.png

津渡生科创始人兼 CEO 金泳成参加央视《赢在AI+》栏目


津渡自研的GeneLLM大模型目前已完成230 亿测序序列与 3.45 万亿碱基数据训练,通过直接解析原始测序数据,并端到端输出疾病表征相关性分析,规避了分层建模中的误差叠加问题,为生物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一种全新的、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今年2月,美国弧形研究所基础生物学模型Evo2轰动世界,正式揭开人类从0编写基因组的序幕。Evo 2 的核心设计理念在于:所有生物编码序列均遵循统一结构,即以起始密码子开启、以终止密码子结束。基于这一原理,Evo 2 能够通过学习序列特征,实现生成式预测下一个碱基对,也可以对未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和注释。


而 GeneLLM在遵循相同中心法则和进化论的基础上,突破性地采用更高阶的技术实现路径——将原始测序数据直接输入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GeneLLM捕捉多组学数据的微小差异,构建疾病表征与原始数据之间的直接关联性映射。


image.png

津渡生科GeneLLM大模型与EVo2均为生科大模型


金泳成介绍,不同于Evo2使用基因组数据,津渡生科GeneLLM基于个体原始数据进行直接训练与分析的方式,使其在疾病风险评估、动植物植物性状解析等领域具备更独特的优势。


津渡GeneLLM大模型意味着AI在生物学上取得的重大进步,有望为精准医疗、药物研发、合成生物等多领域打开广阔的天地。


02

BioFord™平台实现普世“AI for BioScience”



AI时代的投资可大致概括为“模型层”“软件层”“应用层”“基础设施”的“框架式投资”。在以上4个层级中,津渡生科不仅在“模型层”扎根,在日益受到重视的“软件层”也颇有实力。


当前AI大潮中,巨头玩家往往聚焦通用模型和办公助手,投向科研尤其是生物科学领域的力量还不够充分。尽管 AI 在药物研发、基因治疗等领域已开始造福大众,但科研人员面临的计算资源高要求、模型普适性差、数据复杂度大等痛点,却长期未得到充分解决。


从工具革新到生态革新,“不编程无科研”的壁垒正在被津渡生科打破。


津渡生科一站式生物科学研究平台 BioFord™,支持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RNA 三维结构等多模态数据的智能分析,覆盖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生物制造等多个领域。在使用过程中,科研人员无需编写代码,通过简单的拖拽上传,就能利用 AI 大模型发现各项生物科学规律。


image.png

津渡生科BioFord™平台示意图


超级科学智能体将串联科学研究的全链路。


金泳成介绍,津渡生科规划的下一代人工智能体,将集成智能建模、实验设计、资源调配与结果分析等核心模块,覆盖实验全流程管理。用户可以直接创建实验订单,通过对话框发出指令自动化生成实验设计,实现干实验调用模型、湿实验数据自动统计等,还能智能推荐耗材、补货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实时监控,仪器运作一目了然。


由AI主导方案生成、实验快速验证、数据反馈再优化,津渡生科的科学超智能体就像一个超级AI科学家,大大简化了实验室操作流程,推动科学由 “经验驱动”向“智能驱动”转变。


“受鄂维南院士启发,我们相信AI for Science是时代的契机、国家战略的契机,更是科研范式迭代的契机,”津渡生科联合创始人兼COO周天尧认为,具体而言,AI for Science存在两层机会:AI驱动科学机理创新的机会,以及AI赋能科研系统工程化的机会,而后者能最大程度解放科研人员、凝聚科学团体,使“作坊式”研究转变为有组织的规模化科研。


当前AI for Science正处于第一辆奔驰、福特的工程实现阶段,科研与产业将会在AI的帮助下,加速相向而行。津渡生科的核心优势,正是打造专属于科学世界的AI,推动scaling law of scientific research 。


据其透露,目前津渡已开始为头部AI大厂、药企、高校提供相应AI服务。



03

全球资本涌入:“AI for BioScience”成下一个黄金赛道



2024 年 AlphaFold三位开发者摘得诺贝尔奖,为全球 AI 生物科技领域注入强心剂。此后,该赛道的资本动作愈发密集。


马斯克等人联合投资的 Arc Institute 与 NVIDIA 合作推出 Evo2,“不差钱”的资金实力,让其模型基于超过 12.8 万个基因组数据、9.3 万亿核苷酸序列进行训练,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生物学 AI 模型。


其他美国公司,如Future House 5月宣布募集到2.5亿美元,Lila Sciences 9月则宣布以约12.3亿美元的估值筹集了2.35亿美元资金;法国初创公司 Bioptimus 整合多模态数据,欲模拟整个生物系统,2024 年获 3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后,2025 年再获 41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AI for BioScience新生代,成立时间均不满三年。


“AI+生物”被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多次认证为“下一个黄金赛道”。据美国研究机构 Axis Intelligence 预测,2025 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资将达 2800 亿美元,其中 AI + 医疗保健领域以 310 亿美元保持领先。


与此同时,AI生物经济正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今年 4 月,美国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向国会建议,未来五年至少投入 150 亿美元应对中国生物技术挑战。


而津渡生科作为“种子黑马”,此前已拿到多轮融资及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数千万元支持。其研发中心,正在“招兵买马”,吸纳更多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领域人才。


在这场万亿级 AI + 生物经济的竞逐中,津渡生科正加速向基础科研、精准医疗与生物制造的腹地挺进。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