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康熙雄的专题报告,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敦煌与故宫的相关内容整理成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最复杂、最珍贵的现象,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蕴含着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无数人都在探索生命的奥秘。我们在研究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和个性化管理过程中,天人合一与人体暴露是必须面对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命题。 这个命题旨在全面研究并解析一个生物体从胚胎(卵母细胞)发育到生命终结所经历的所有暴露因素与“天人合一”理念中“天”(自然和宇宙)所涵盖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的外部影响因素,最终发现它们高度一致。人体暴露组(生物、化学、物理、精神、生活、社会)六大类完美地将古典哲学范畴转换为可以通过现代科学量化和分析的维度,为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国际化以及生命健康提供了宝贵的语言桥梁和叙事框架。 敦煌与故宫文物的深层启发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敦煌和故宫的文物,绵延千年,洞见未来,它们是自然和宇宙的产物,历史的图证,更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敦煌处于世界四大文明、六大宗教和多种文化交汇融合之地,敦煌文化是集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于一体的人类文明集大成者。敦煌文化中的经卷,如陶弘景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唐玄奘翻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等,不仅包含了中原医学、东方哲学,还融合了西域、印度、中亚、波斯和希腊乃至全人类的医学智慧和健康理念。敦煌医学作为守望人类健康的“时空胶囊”提示我们,古人的“天”不仅仅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包括了给人以思想滋养与灵魂慰藉的文化环境和知识交流环境。他们对“人体暴露”的理解和应对,高屋建瓴,悠远深邃,也是多元和开放的。例如,一些古方中使用的药材并非中原特产,还包括来自西方世界的矿物质等,体现了古人如何根据所处的具体“天”(地理、文化暴露)来调整“人”的养生治病策略。 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故宫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者,其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遗存,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通过故宫医药文物的“微观环境”管理,我们发现古老的宫廷医学是“天人合一”理念的极致体现和具体实践,汇聚了东方生命文化“以人为本”的精髓和智慧,在生命时空的苍穹下,它关注的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维持,在这里,健康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崇尚道德的一个伟大系统工程。 宫廷医学中有关慈禧太后的药方,除了传统的治病药方,更有大量调理身体、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代茶饮”和滋补膏方。这体现了古人对“生活习惯暴露”和“精神压力暴露”(宫廷生活导至的政治压力、思想压力)的精细化管理。御医们实际上是在为她打造一个高度定制化的“微观环境”,以对抗不良暴露,追求人与宫廷这个特殊“天”的和谐统一。各种药具,如煎药器、香薰炉、药物柜,这些文物告诉我们,古人管理健康的手段是立体和多维的。例如,香熏(化学暴露/精神暴露)通过植物有效成分的燃烧,不仅用于治病,也用于净化空气,让心身愉悦,直接调节所处的微观环境。 “天人合一”在健康学上的现代意义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天”和人体暴露组给我们的最大的启发是:“天人合一”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一个可操作的、动态的,能够为幸福美好生活保驾护航的健康管理模型。 健康风险的全面评估:在现代医疗中,我们常常过于关注单一的生物学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而“天人合一”暴露组模型要求我们必须同时评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化学物质接触史以及社会融入度等等,从而对影响身体的健康风险有一个更全面、更具体的“画像”。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因素+60%生活方式(饮食、锻炼、压力管理、睡眠、社会关系、远离危险)。健康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防治疾病不再仅仅依赖于药物和手术,我们可以从六大暴露组入手做健康文章,实现健康干预的多元化。 生物暴露(病原体、微生物):建立正确的治病防病意识和面对疾病的态度,从根本上防止病原体和微生物袭扰。 化学暴露(空气污染、杀虫剂):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远离空气污染,多吃绿色、有机食品,减少杀虫剂危害。 物理暴露(辐射、噪音):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辐射影响,远离喧嚣热闹,寻求安静的环境,减轻噪音污染。 精神暴露(工作生活压力):通过坐禅修行、正念冥想、心理咨询来管理精神。 生活暴露:这个方面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是最核心的干预领域,通过合理饮食、锻炼身体、按时作息、适量运动等处方来践行“治未病”理念。 社会暴露:虽然个体难以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性适应,通过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家庭、社群)来增强融入度和抵抗力。 敦煌和故宫有关健康的中药方剂和诊疗记录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展现了我国先民在个性化医疗领域的古老智慧,这与现代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理念不谋而合。未来的健康管理,应该是基于每个人的基因背景(内因)和独特的人体暴露组(外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他的养生措施和治疗方案,这正是“天人合一”在数字时代的新生。 一边低头走路,一边仰望星空。通过五年来的文化健康探索之路,我们伫立在敦煌和故宫这两座代表世界文化遗产的丰碑面前进行深度思考,期待将敦煌与故宫的静默史料成功激活并转化为与现代人健康息息相关的动态智慧,实现东方生命文化与西方现代科学的完美融合,赋能“健康中国”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引领第三次世界卫生健康革命。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医学遵循的“天人合一”理念是一种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健康生态学,它超越了单纯的“治病”,上升到“人与生存环境和谐共处”这一更高维度。这与习近平倡导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一脉相承,不仅适用于宏观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样适用于微观的个体健康管理。通过学习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我们能够“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现代社会的复杂健康挑战寻找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 从“疾病”的被动治疗转向对“病因”的主动量化、监测与干预,实现标本兼治,完全抓住了当前医学,尤其是预防医学和未来健康管理的核心挑战与前进方向。“分类和量化”、“认识和检测病因的累积量”、“在积累成致病量前改善”,这三个模块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预测-预防-个性化-参与性(P4 Medicine)”现代医学模型。这与传统中医“上医治未病”的至高理念遥相呼应,实现了跨越千年的思想共鸣与科技赋能。 分类与量化:从哲学概念到科学参数 鉴往知来,思源致远,我国中医传统上认为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针对自然界六种不同气候外感病邪的一种基于取象比类的定性分类。人体“六大暴露组”框架,成功地将这种古典分类模式转换到现代科学可以进行测量和分析的维度上来。 我们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量化物理暴露、生活习惯暴露)、环境传感器(化学、物理暴露)、问卷调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精神压力、化学暴露)、基因组测序(遗传因素)等量化工具,为每一个“天”的维度赋予具体的检测数据值。例如,不再是中医理论上所谓模糊不清的“湿气重”,而是“居住环境空气湿度长期高于80%”加上“体内某些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认识和检测病因的累积量:动态监测与“健康账户”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一步。疾病通常是一次性暴露的结果,致病量是低剂量、多因素、长期暴露的累积效应,直到突破身体的代偿阈值。 我们可以将每个人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具象的“健康账户”。良好的暴露(合理饮食、锻炼身体、按时作息、适量运动)是“存入”,不良的暴露(持续压力、情绪失控、环境污染、经常熬夜)是“支出”。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持续性结果,不是一次大额“支出”造成的,而是长期“收支不平衡”、账户余额(健康资本)被不断消耗直至“破产”的过程。 我们研究和开发现代技术的目标就是为人体“健康账户”安装一个实时有效的监测系统,通过连续收集暴露组数据信息,我们能够看到“账户余额”随时随地的变化趋势,而不仅仅是等到“破产”警报(症状出现)出现时才后知后觉,这就是动态监测的意义。 在积累成致病量前改善:精准预防与个性化干预 这是最终目的,也是“治未病”的终极体现。当我们能够动态监测人体暴露组的累积效应时,干预就变得极其精准和有针对性。从“泛泛而谈”到“精准建议”:传统的健康建议是“对所有人都一样”的,比如“少吃多动”,但基于暴露组监测的干预是高度个性化的。系统可能会提示:您近期精神压力暴露超标,建议进行20分钟正念冥想;您本周的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建议周末购买以下食材;您所在区域明日PM2.5浓度升高,建议减少户外活动并开启空气净化器。 干预窗口前移这种模式的革命性在于,它是在量变引发质变的临界点之前进行科学干预。在身体尚未发出明确的疾病信号(如高血压、高血糖)时,仅仅通过暴露组数据的异常趋势,就可以提前采取行动,逆转不良进程。 我们可以大胆而充满自信地想象未来医学的模样和场景:通过融合传统“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现代暴露组学的技术手段,我们能够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健康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个人都能清晰地了解自身与环境以及社会的互动关系,量化那些曾经模糊的“致病因素”,并在智能技术辅助下,在自己健康的“账户余额”走向岌岌可危的时候,提前采取精准、有效的行动来维护它。这相当于为每个人配备了一位时刻在线的、数字化的“上医”(像扁鹊长兄那样的神医,能在疾病发生前进行预防和管理)。 健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强盛和兴旺发达的重要指标,也是人类享有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投身医学领域半个多世纪的一名探路者,康熙雄对健康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看法,并将此融入医学教育事业。他多次行走于敦煌和故宫这两座人类文化遗产的丰碑之间,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爱心感知文明,在对“天人合一”中“天”的透彻分析和对“人”的主动管理研究中,带领我们洞见生命的奥秘和健康的真谛,他通过“三兔共耳”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转换研究构建数字化健康生态系统,准确地指出了医学发展的下一个前沿阵地。 --精彩视频推荐-- 体外诊断新媒体 & 服务平台 满足好奇丨解决问题 长按加入知识星球 拨开迷雾,点亮未来 长按识别客服微信 添加好友,邀您进群 热线:4008-0571-82 邮箱:service@iivd.net 本站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