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新品前瞻 查看内容

国内首证,阴道炎三联检产品重磅上市!

2025-7-22 18:01|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258|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

摘要: 据WHO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75%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阴道炎。

据WHO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75%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阴道炎。然而,在基于传统形态学和生化检查的常规诊治条件下,多达40%的阴道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并没有得到及时的精准诊断和对症治疗[1, 2]

2025年7月17日,创澜生物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和阴道毛滴虫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53401378),该试剂盒可实现单管同时检测阴道炎的三种主要病原体: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和阴道毛滴虫,是国内首个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符合国内外指南要求的、同时检测阴道炎多种主要病原体核酸的产品。



01

生殖道感染和阴道炎:

 不可忽视的临床痛点

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和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我国年妇产科门诊约4~5亿人次,其中超50%与生殖道感染相关[3, 4]。阴道炎是生殖道感染的常见起点‌,主要类型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阴道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 T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以及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导至的阴道炎等。其中,BV是由阴道微生态系统中的乳杆菌减少、阴道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加引起;VVC由念珠菌异常增殖引起;而TV则是由毛滴虫入侵阴道、破坏微生态平衡导至。

阴道炎容易反复发作,以BV为例,其初始治愈率为70~90%,而治疗后6~12个月的复发率高达60~80%[5],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心理不适。同时,阴道炎还易引发尿道炎、上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和盆腔炎等),形成混合炎症,并增加其他性传播疾病发生的风险。阴道炎患者在妇产科手术后发生粘连、术后感染的风险也高于阴道健康的人群。在育龄及妊娠期妇女中,阴道炎还可能带来不孕、异位妊娠、早产、新生儿感染等不良结局。

阴道炎对女性个体健康、生育、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显著的医疗和经济负担。


02

传统检测的困境:

漏诊率高、混合感染难分辨

目前,基于传统形态学和功能学生化检测的阴道微生态评估是阴道炎临床诊断的常用方法。形态学检多采用革兰氏染色、荧光染色等,可直接观察和评估菌群形态及分布,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主观性强,漏检误检多。例如,念珠菌和细菌体积较小,在镜下难以精确找到;不游动的毛滴虫极易与白细胞混淆。生化检测能够反映微生物相关的代谢及酶的活性,简单、快速,但易受到样本中其他炎性物质的干扰,灵敏度和特异度低。因而,阴道炎的诊治仍然面临准确率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低、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问题。

近年来,混合性阴道炎占比也逐渐上升,进一步延长病程、加大了治疗难度和复发风险,不恰当的抗生素治疗也增加了病原体耐药的风险。因此,对病原体进行覆盖面广、高效、精准的检测对于优化治疗方案、决定治疗成败显得尤为重要。


03

国内首证,一管三检:

高效解决阴道炎精准诊断难题

创澜生物“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和阴道毛滴虫核酸检测试剂盒”,是国内首个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符合国内外指南要求的、同时检测阴道炎多种主要病原体核酸的产品。该产品能在1小时内提供快速、全面、精准的阴道炎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帮助临床医生高效鉴别混合/单一感染、对症状不典型及临床反复发作的患者优化临床诊断、指导个体化精准治疗。

基于核酸检测的方法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多项指南的推荐。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的《性传播感染治疗指南(2021版)》和欧洲国际性病控制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阴道分泌物(阴道炎症)管理指南(2018版)》均推荐使用多重核酸扩增技术(NAAT)检测阴道毛滴虫、念珠菌、加德纳菌核酸,用于诊断BV、TV和VVC。2023年发布的《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与结果报告规范化指南》在关于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三级报告的推荐中也明确指出,在形态学和化学检查之外,建议通过培养法或NAAT等进行确诊实验。



产品的主要特点:


1.靶标设计合理,覆盖临床需求

通过一次采样和实验操作,检测3种常见阴道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和阴道毛滴虫,而且在念珠菌检测方面,可同时覆盖临床常见的六个致病念珠菌种: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乳酒念珠菌,使更多VVC患者获益。

2.产品设计技术优势明显

试剂盒采用经典的磁珠提取和实时荧光PCR技术,结果准确度高,可显著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单人份、预分装冻干试剂,常温储运,随取随用,无需反复冻融,无需PCR试剂的配液过程,操作简单,储运成本低。

试剂盒检测TAT时间短,从样本处理到结果报告全程可在1小时内完成。

3.产品平台配置灵活,可实现双平台实验方案

门诊是阴道炎人群就诊的重要场所,本试剂盒配合全自动一体化的PCR分析系统(Innovo GenMax系列),原始采样管直接上机,即来即检、循环上样,可在8小时内完成超过300个样本的检测,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灵活、高通量自动化方案,适合门急诊,满足时效性要求。

本试剂盒同时还可以适配市面上常见的四色荧光PCR仪,可减少设备投放,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率,单人份预分装的复合冻干试剂形式,使得实验过程没有PCR的配液过程,让常规PCR方案操作更便捷。

4.临床性能优越,复合感染检出率高

该产品经过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验证,在768有效病例样本中,与BD Affirm VP Ⅲ在检测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和阴道毛滴虫的阳性符合率依次为98.96%、99.06%、100.00%;阴性符合率依次为98.96%、98.56%、99.71%,体现出优异的产品性能。

该试剂盒能有效检出复合感染,在768例有效样本中,共检出105例复合感染,占全部受试者的13.7%,占全部阳性患者的26.6%,均为两种菌的复合感染。据报道,10年来我国各地区混合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总体波动在7.33%~56.80%,其中VVC+BV的发病率最高(20.95%~74.89%)[6],该数据与我国各地区混合性阴道炎的发病率的既往流行病学数据基本一致,进一步反映了本试剂盒的临床诊断价值。

5.适用场景广泛,推动高效诊疗

创澜生物阴道炎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场景广泛,可用于大中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多层次的妇科产科门诊、体检中心、生殖中心、妇产科术前检查、风险人群常规筛查等。

1.妇科门诊

有阴道炎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就诊的患者;混合感染、顽固复发型阴道炎患者;高危型HPV携带者等群体

2.生殖中心

备孕人群;不孕不育人群

3.体检中心

适龄女性;长期工作于高温、消毒剂、水域环境等的职业人群

4.产科门诊

有阴道炎症状的孕妇;无症状、但既往有感染相关流产、早产等病史的孕妇

5.妇产手术

妇科、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前检查(若病原阳性合并高危因素,有无症状均需治疗,以降低术后感染和其他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6.皮肤性病科

HIV携带者;与阴道炎患者有性接触者;如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易感人群


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和阴道毛滴虫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获批上市,是创澜生物响应生殖道感染临床需求、坚持技术创新和严控产品质量的成果。创澜生物将在该款产品基础之上,持续关注生殖道感染和妇女健康领域更多的诊断难点和检测重点,进一步完善仪器和试剂的技术研发,在生殖道感染检测赛道上不断创新,将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于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实现精准诊断感染性疾病、遏制微生物耐药和减轻公共卫生负担。


参考文献

[1] Hainer BL et al. Vaginit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m Fam Pys. 2011; 83:807-815

[2] Carr PL et al. “Shotgun” versus sequential testing. Cost –effectiveness of diagnostic strategies for vaginitis. JGIM. 2005;793-799

[3] 2023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79-2242-6

[4] 重视中国女性生殖道感染及阴道微生态诊治.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 41(4)

[5] 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 (2021修订版).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 56(1)

[6] 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 (2021版).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 56(1)


关于创澜

苏州创澜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为一体的生物医学高科技企业。创澜生物研发团队由资深临床微生物学专家、蛋白基因组学专家、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家、生物信息学专家组成,专注开发病原体感染领域新技术与新产品等创新解决方案,致力成为感染领域诊断产品专家,为临床带来精准有效、使用便利,价格可及的创新诊断产品。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扫码关注

创澜生物


填写相关信息

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