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安徽、辽宁药监局及国家医保局各自发布重要消息。虽发布主体地域有别、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向一个趋势:创新医疗器械迎来政策利好,中国IVD行业又临变革节点。 从安徽省医药创新联盟的正式成立,到辽宁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的挂牌运行,再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调研医药创新工作的表态,一场由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产业联动共同推动的“高质量发展大棋局”正加速铺开。 这三则消息,体现地方政府、监管机构、中央高层对产业发展的重视,凸显中央对医药创新的战略支持,国家将力促创新产品“进得来、用得上、付得起”。 这三则消息背后,正重新划定IVD企业发展方向…… ◆ 研发方面,从“重注册”转向“重转化”,以前做产品为拿证,现在是为进入临床。安徽联盟强调提升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辽宁服务站提供全流程咨询,刘国中要求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数据库建设协同,创新产品要“研得快、转得成、用得上”。
现阶段,IVD行业正摆脱“重审批、轻转化”的旧模式,向以临床价值为核心进化。每个战略动作都影响未来格局。 2025年过半,IVD行业迎来政策拐点。在这场“创新联盟+服务平台+高层定调”共同构成的变革中,谁能精准解读政策语言背后的深意,敏锐预判产业走向,坚定不移地聚焦临床价值,全力以赴加速技术攻坚,谁就能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