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做进一步发展,优化行业资源配置,做强做大产业链,而后回报投资者,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资本市场设立的初衷和监管层的期盼。因此,对待融资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获之则如履薄冰,兢兢业业,更加对企业前程和投资者怀有敬畏之心,思考的是接下来如何不负众望,而非大摆喜宴;失之则反躬自省,诚心正意找出问题所在,是市场认知未到位,还是自身条件尚不成熟,而后再接再厉。 这还是基本憧憬,更正向一点的是每家企业都应该基于能对行业做出更大贡献而去融资,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正反两个方面发展,上市圈钱图私利的时常有之,这种弊端例子的出现对国内资本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打击性极强,监管法规再完善也只能是基础,真正要实现义利相兼,还得发挥道德作用,最理想的是道的无为而治,从心灵上约束。这对任何市场,任何行业都是适用的。 IVD行业这两年中止、终止例子不少,一方面是疫情受益程度颇深,持续性乏力,二是监管层面对整个IPO的趋严,趋完善。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这也引导IVD行业朝着更健康的轨道前进,将有限的资本用于刀刃上,推动IVD走高端、先进道路。近期,一老牌IVD企业,英科新创的相关讯息,自其2021年受理至今已近3年,仍未完成IPO,但仍在坚持,同时给人启示许多。 一时好,不如持续好 英科新创国内经营历史悠久的体外诊断外资企业,自其1989年成立之初即开始着手POCT(即时诊断)产品及酶联免疫诊断技术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其后于2000年搭建了生物原料制备技术平台和荧光核酸检测技术平,2005年生化诊断技术平台,2010年是布局化学发光免疫诊断技术平台,三十余年来,行业口碑早已有之,抗原、抗体类活性原料自产率约为80%,其中POCT传染病系列及酶联免疫传染病系列产品可检测的疾病种类涵盖甲肝、乙肝、丙肝、戊肝、艾滋、梅毒等。 同样地,得益于疫情检测的相关业务,其2021年6月趁势提请IPO,而根据其后提供的报告补充,2019—2023年上半年期间,营收分别5.97亿元、5.32亿元、6.06亿元、7.81亿元、4.01亿元,增速分别为3.60%、-10.88%、13.84%、28.88%、1.11%。归母净利润对应1.50亿元、1.18亿元、1.18亿元、1.76亿元、9760.37万元,增速分别为-4.82%、-21.49%、0.54%、48.59%、-4.22%。从表面数据来看,每年增降不一致,鲜明体现了疫情的扰动影响,同时2023年上半年和众多IVD企业一样,利润出现下滑,整年来说,其也预测营7.03亿~8.43亿元,增幅-10.05%~7.93%;归母净利润1.53亿~1.81亿元,幅度-12.72%~3.11%。 总体上看,主要卡关还是在持续经营上。并且,根据招股书显示英科新创几乎是美国人控股的企业,主要四人合计控制该公司98.41%的股份。 姓公,还是姓私 这也是本文开头所强调的内容,融资的真正用途是什么?它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对英科新创来说恐怕极具考验。 我们知道,上市前适度的分红是必要的,也是监管鼓励的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良好发展预期,也是对此前投资者的一次回报。尽管分红并非一定要看负债,但综合评估之下也是需要充分兼顾。 用数据来说话的是,同样是报告期2018—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现金分红分别为3.51亿元、0元、3500万元、4537.61万元、0元、1.56亿元,累计5.87亿元;而这期间,归母净利润总额为8.16亿元,这个比例算起来高达72%,高比例突击式(指最后一年的1.56亿)的分红,结合盈利下滑的确定性,应该说任何正常的审核机制,都会先问询清楚,若无充分的说明条件,难以翻越这种反差现象。 其二,我们还需要看融资的额度到底多少,毕竟两者要反衬才能说明问题的连贯性。根据招股书说明,英科新创拟募资11.11亿元,分别是5.74亿的研发中心建设、IVD生产基地建设2.7亿元以及1.18亿的营销和客户体验建设项目,流动资金也高达1.5亿。而公司的资产在报告期末也仅为8.08亿。 分红5.87亿,先去掉72%的利润;留下8亿的净资产;却去募资11.11亿来建设“未来”。而这个未来如前面所述,确定的增长下滑且有同质化扩张成分,或者说减值风险。那么综上这些数据罗列,前后逻辑,其中关系,我们应该怎么看呢?且不论是外企还是国产,就说未来对国内IVD行业会有哪些积极的贡献输出?对后来的投资者是否还有一样的回报呢? 写在文末 经过30余年的积累和布局,老牌英科新创构建了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POCT、酶免&化学发光、以及在原料上,也确实在一定程度对行业起到促进作用,满足市场的部分需求,共同为中国IVD行业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30年前的IVD,彼时在低端领域还很欠缺。 从这个角度上讲,似乎融点资金可以视为对这些股东的一个回报。但资本市场的成立之初应该还是为大众服务,为切实需要借助资本来做出更大贡献的企业服务,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共服务形象不能被破坏。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