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临床肿瘤学和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新型抗肿瘤药物陆续获得批准上市,而与之相应的监管措施也在同步加强。自2018年起,国家卫健委已连续六年发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更为明确和科学的指导。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以下简称《原则2023》)。《原则2023》指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关键,为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特制订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版的《原则2023》在2022年版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完善,新增了部分药物,更新了部分药物的适应证或合理用药要点。其中,比较大的一个变化是新增了“泛实体瘤用药”部分,药物包括拉罗替尼、恩曲替尼、恩沃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斯鲁利单抗和普特利单抗,并指出,这些实体瘤药物均是需要靶点检测的药物。 ▲ 《原则2023》新增需靶点检测的泛实体瘤药物 泛实体瘤用药,顾名思义,就是指这些新型抗肿瘤药物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肿瘤类型,而是在多种实体瘤中都展现出一定的疗效。无论肿瘤起源于体内的什么地方,也不管它是从什么类型的组织发展起来的,当肿瘤具有药物靶向的非常特定的分子变异或预测药物可能有效时,就可以使用这种类型的治疗。 (1)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诊断为携带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 融合基因且不包括已知获得性耐药突变, 患有局部晚期、 转移性疾病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至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以及无满意替代治疗或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需要检测靶点:NTRK融合基因(且不包括已知获得性耐药突变)。 (2)恩曲替尼(Entrectinib):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实体瘤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患者,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诊断为NTRK融合基因且不包括已知获得性耐药突变,患有局部晚期、转移性疾病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至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无满意替代治疗或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需要检测靶点:NTRK融合基因(且不包括已知获得性耐药突变)。
(3)恩沃利单抗(Envafolimab):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的既往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晚期实体瘤成人患者。需要检测靶点:MSI-H或dMMR。 (4)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的既往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的晚期实体瘤成人患者。需要检测靶点:MSI-H或dMMR。 (5)斯鲁利单抗(Serplulimab):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的既往至少一线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晚期实体瘤成人患者。需要检测靶点:MSI-H。 (6)普特利单抗(Pucotenlimab):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的既往至少一线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需要检测靶点:MSI-H或dMMR。
以下为《原则2023》重要部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