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离是许多诊断测定的一个关键部分。去除红细胞和白细胞可以减少红色,并消除细胞内物质的干扰,如DNA。 测量血浆中分析物的诊断测定经常使用深度过滤器的特性进行分离,也称为血液分离器。 1、深度过滤器如何分离血液颗粒 深度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是将颗粒困在过滤器的内部和表面(图1A)。最大的颗粒留在表面,而较小的颗粒则被困于深度过滤器的纤维网内。这种渐进的过滤效果减少了过滤材料的堵塞,使快速过滤和使用高颗粒负荷成为可能。 带有玻璃纤维基质的过滤器很适合用于血液分离试验。它们有各种各样的厚度,使研发工程师能够根据测定的需要,适应一系列的血量。玻璃纤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红细胞会与玻璃表面结合,把自己包裹在纤维上(图1B)。 图1 | 用深度过滤器分离颗粒。 (A)残留在过滤器表面的最大颗粒; (B)红血球与玻璃纤维结合。 2、血液分离器的特性 对血液分离至关重要的深度过滤器的特性包括其过滤面积和流动方向。所需的过滤面积主要取决于预期的样品量。小体积的样品需要一个小的过滤面积,以尽量减少滞留量,而大体积的样品需要一个大的表面积,以防止堵塞。 流动方向有三种选择:垂直、侧向和复合。 垂直分离(图2A)是指将血样放在过滤器上面,然后在通过过滤器基质时进行分离。垂直分离适用于需要快速分离的高容量应用。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包括过滤效率低和血清回收率低,这可能会在诊断性检测中产生错误结果。 侧向分离(图2B)是所谓的“滴定”测定的原理。在这种类型的诊断测定中,操作者将部分过滤基质浸入血样中。然后当样本通过材料时,基质将细胞从血浆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涉及小量样本的诊断测定。通常情况下,这些检测有很高的效率,血清回收率一般超过85%。然而,这些过滤器在样品量超过100 μL时容易堵塞,而且过滤过程往往比垂直分离慢。 复合分离包括一个垂直血液分离阶段,然后是侧向分离(图2C)。在复合分离中,过滤基质位于一个盒式外壳内,在顶部的样品应用处有一个开口。应用后,样品垂直进入基质,然后侧向通过基质。 这种方法结合了垂直和侧向分离的一些好处。复合分离具有很高的过滤效率和样品回收率,而且还能应对比典型的沾染式检测法更大的样品量。这是基于盒式的侧向层析诊断检测中典型的血液分离程序。 图2 | 三种血液分离方法。 (A)垂直分离; (B)侧向分离; (C)复合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