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专家视角 查看内容

院长谈医疗质量:信息化POCT助力打造区域医联体医疗质量管理生态圈

2021-9-23 10:39|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8547| 评论: 0|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

摘要: 信息化POCT体系建设赋能高效医疗质量管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信息化POCT体系建设赋能高效医疗质量管理



即时检测(POCT)是体外诊断的细分场景,通过在患者旁边进行临床检测及床旁检测实现快速的医疗响应。近年来,随着POCT技术的不断迭代,实现了精准与速度的双升级,POCT愈加受到急诊医学和临床科室的青睐。与此同时,院内信息化POCT管理体系建设、规范化能力提升与质量控制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让临床同道们更加了解POCT管理的相关内容,本报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盛慧明副院长结合丰富经验,分享POCT管理心得,指导临床实践方向。
 
前瞻性战略布局逐步实现区域内闭环管理

问:近年来,POCT在临床工作中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您认为POCT在医疗服务系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当前POCT质量管理还存在哪些痛点和难点?为提升POCT管理水平,贵院采取了哪些举措以及未来有哪些规划?


盛慧明教授:随着POCT方法学的进步、硬件的更新,检测效能不断提升,从第一代的定性检测到现在的全自动定量检测,应用场景和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覆盖了医院绝大部分临床科室。尤其在2018年,国家对“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提出建设要求以来,POCT快速、便捷的优势使其临床地位愈加凸显,进入到快速发展期。以胸痛中心的建设标准为例,“建立POCT肌钙蛋白,从抽血完成到获取报告不超过20分钟”使POCT成为心血管救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由于POCT分布广、操作人员杂等特点,POCT管理难度非常大。目前面临的POCT管理风险包括:手工记录差错、质控意识淡漠、数据孤岛严重,难以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跟踪和监测等。为确保POCT的可靠性、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POCT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信息化POCT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管理流程的最优化,如可实现未通过质量控制/或未做质量控制的设备自动锁定,实时把控POCT质量控制体系、操作人员等影响因素,系统化地进行数据管理和挖掘等。
 
我作为医院管理者,又是检验医学出身,于责任、于专业,对同仁医院POCT体系的建设都拥有极大的使命感与热情。我院属于较早一批成立POCT专属管理委员会的医院,通过制定POCT使用管理标准,形成了严格的项目和设备准入、人员培训、全面质量管理和督导制度的一体化闭环。
 
血糖监测在POCT中应用最广,除了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心血管相关科室等都是血糖管理的重点需求科室,术后患者血糖波动通常较明显,良好的血糖管理对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推进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实施都大有裨益。然而,随着医疗支出不断增长,如何科学合理得使用宝贵的医疗资源不容忽视。高质量的院内血糖管理能够提高患者诊疗效率、缩短ICU停留时间和住院天数,从而节约医疗成本,从长远来看,对患者、医院、社会都将产生诸多积极效益。
 
未来,我们计划将全院POCT联网管理模式推广到更多常见病、慢性病(如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全程管理中,并逐步辐射到周边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甚至家庭医生,以实现一体化、同质化管理,检测数据互认互通,响应国家“互联网+医院”战略,形成区域医联体中心。利用POCT联网系统建立的大数据库也将为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产出奠定基础。
 

问:请您具体介绍下贵院的POCT管理委员会,并分享在POCT质量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


盛慧明教授:POCT管理委员会是我院开展POCT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行政架构,由分管院领导领衔,下设有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组核心成员为医院检验科资深人员,具有扎实的检验医学专业基础和丰富的生化质量控制管理经验,能够充分胜任POCT的质量控制工作和人员培训,成员还包括了协调方医务部,操作群体护理部和支持方设备科、信息科等,以确保该项工作的不断拓展和升级。
 
有了过硬的质量控制团队,还需要针对既往院内POCT常见短板制订相应的改善机制。制约POCT检测规范性与准确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为因素:操作、出报告的人员身份和水平参差不齐。鉴于此,POCT管理委员会建立了统一的培训、考核、准入、备案、轮训机制,并充分考虑人员流动问题设置定期评审。从各种POCT设备的工作原理到操作规范,工作组都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案。参与培训人员听课、实操、考核通过后方可获得POCT操作资质。同时,基于检验科良好的业务基础,工作组对于院内POCT管理、日常质量控制等都拥有成熟经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过硬的质量控制团队、高效的管理机制之外,前沿的POCT信息化管理工具也很重要。近期,我院计划引入全新的POCT解决方案CENTRAL POC作为POCT中央管理平台工具,未来可逐步实现对全院POCT设备(血气、血糖等)“监、管、控”全程联网管理,如未通过质控/未做质控的设备自动锁定,自动质控记录,系统化地进行数据管理等。
 
整个POCT检测系统可控、可管理,才可形成一种良性运转模式,确保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发挥积极的临床价值。只有如此,未来在院内其他领域的POCT推广、向院外社区的辐射才能够顺利进行,以早日实现“科内闭环—院内闭环—区域内闭环”的蓝图。
 
实现远大理想更需脚踏实地

问:随着分级诊疗的逐步落地,基层医疗机构对POCT的需求与日俱增,您认为目POCT质量控制工作的下沉存在哪些挑战?


盛慧明教授:总体而言,基层医疗机构POCT管理委员会工作开展不到位,社区居民、家庭医生对POCT的认知不足,是目前最突出和亟待克服的短板。POCT设备虽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但检测原理复杂,小型化、精密化也容易受外界干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概率也被放大,所以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无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可能影响临床干预的及时性。因此,POCT管理委员会一定要能作为、有作为。所谓“能作为”,即委员会中一定要有充分具备POCT管理专业能力的人员,既要有理论的高度,也要有切身的经验,能够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培训,否则POCT管理委员会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和统筹作用。重视和确保POCT检测的准确性永远是第一要务。
 

问:您对POCT的应用前景有何期许与展望?


盛慧明教授: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改政策的快速推进、人口老龄化引起的慢性病患者增加、流行性疾病监控等都是国内POCT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

做好POCT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和下沉,能够明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及就医体验,无论是对于医务人员,还是广大的居民、患者,都是一件获得感、幸福感很强的事。
 
未来,POCT将覆盖到更多急慢性疾病的诊治、监测和全程管理中,在精准医疗、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和个人佩戴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与先进的诊断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更完善、更智能化的POCT管理体系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与推广。期待POCT标准化、同质化联网管理的全面落地,以造福更多患者和家庭。

专家简介


盛慧明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副院长、检验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妇幼保健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医学会检验分会、上海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学委员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检验专委会、上海市核学会标记免疫专委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标准化分会委等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等职以及《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等杂志编委。荣获上海市“十佳”医技人员称号。

研究方向:免疫调节与自身免疫;临床新型血清标记物的鉴定、开发。

主持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奖1次,医学进步二等奖1次。授权专利4项,主编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

近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的《2021年度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资助计划》中,盛慧明教授入选上海市科委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

- End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