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小科普 品牌布局是指企业根据行情,敌情,我情,趋势性地予以品牌配置,以统领当前和潜在延伸的业务品类;包含有一牌一品,一牌多品,多品牌群等阵列模式,并可灵活采用主品牌,副品牌,母子/兄弟品牌等不同的组合选择,目的是覆盖尽可能多的商业价值市场,引领业务阵列的发展或转型,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品牌布局=业务格局 一个企业只用一个品牌可以吗?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要看这个企业的业务种类,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如果企业是做机械设备非常出名的——杭州叉车(又称杭叉),如果有一天它要拓展做地产了,项目名叫杭叉壹号院?又有一天它想做餐饮了,餐厅名叫杭叉酒店?是不是非常别扭,杭叉这个品牌已经深深的被烙上了机油味和钢铁感,虽然杭叉这个品牌知名度高,但是放在住宅、餐饮或其他领域里都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品牌布局的底层逻辑是业务布局,因为企业拓展了其他新的业务,所以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品牌名。 IVD行业的业务布局情况如何呢? 大部分企业在实施业务布局时普遍存在的3种困境: 1、业务低端 受制于产品成本价格逻辑,陷入低价竞争旋涡,业务局限在单一低端市场;比如做胶体金的一些企业,技术门槛低,同类厂家众多,竞争压力大,而且大部分公司产品集中在测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乙肝、艾滋病HIV、梅毒,同质化严重,为了抢夺有限的市场不断压低生产成本,虽然部分企业跳出国内竞争,走出国门迈入国际市场,但是主营业务仍然没有变化。 2、业务保守 管理层、决策层思想保守,固守传统业务,不敢轻易拓展新业务;互联网、物联网兴起的当代,出现了太多跨行业降维打击的市场案例,比如颠覆出租车行业的是做互联网的,迫使家用胶片行业落寞的是智能化手机。 当谷歌成立健康事业部, 当阿里云计算涉足AI病理阅片, 当富士康注资1亿跨界研发家用健康一体机, 当华为拿到心电测量医疗器械注册证, 当比亚迪组建医疗器械团队并成功研发出核酸提纯仪时, 我们IVD领域的同行们切忌画地为牢、故步自封。 3、业务单一 只聚焦核心业务,没有向外延伸的意图,不管是横向的品类延伸,还是纵向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或者开始尝试延伸其他业务,但是不敢拆解原有架构,或者新的架构不给力,新老业务团队不融合,等等问题 品牌在业务布局时的作用 ●用品牌实现客户与用户导向,告别产品与成本导向; ●用品牌阵列(主品牌、新品牌、多品牌等)引领业务阵列,告别盲目单品牌和盲目多品牌的简单粗暴; ●用品牌组合(母子品牌、兄弟品牌、背书品牌等),或集成或分布公司品牌与业务产品品牌,告别非此即彼的左右为难。 对照着前文所述的企业业务布局的困境,企业的品牌布局可以从3方面着手 品牌高端化布局 首先企业要清晰的区分出规模化业务和高附加值业务,再评估现有的品牌调性是否匹配高附加值业务用户,如果不匹配,那么就要重新赋予高附加值业务一个新的品牌。比如蒙牛的特仑苏,海尔的卡萨帝,步步高的vivo和oppo。 上面举得3个例子其实也体现了高端新品牌和母品牌的一个关系,可以是冠在母品牌之下,成为其子品牌(特仑苏);也可以单独运作,自立门户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VIVO OPPO) 在IVD行业中,企业随着业务发展也会开展高端化业务布局,但是因为目标用户仍旧是医疗机构,所以通常不会另外再去设置一个新的品牌名。在需要与常规业务作区分时,常常使用特殊型号来做区别,比如迈瑞的高端血液分析流水线——太行、高端生化免疫流水线——天河;万孚的全自动一体化分子检测平台——Easegen奕景,但是这也容易造成品牌名和型号名称的混淆。 品牌多元化布局 先诊断梳理不同业务的不同角色,可以用财务逻辑(规模型、利润型、成本型…),也可以用经营逻辑(主营业务,成长业务,种子业务,问题业务…),总之需要明确业务阵列的逻辑,然后配称以同样逻辑的品牌阵列,以品牌引领业务,以品牌组合引领业务组合,再校验品牌的“成色”,即品牌市场导向下的边界,价值,影响力评估,以及运营可行性下的组织、团队、资源力评估,最后即可排名布阵,予以锁定。 回到IVD行业,除了传统的医疗机构用户的常规使用外,也开始在家庭健康领域通过胶体金技术实现了自测,很多POCT厂家也是抓住了这个市场机会,诞生了一些品牌,比如万孚的秀儿、金秀儿,美艾利尔的可丽蓝,艾康的酮秀。 广州万孚 公司内部环境 会议室设计 周边业务布局 当要开始实施这样的品牌布局策略时,又要回归到品牌的本质——目标用户群。不同的目标用户群对应着不同的品牌, 以关键核心业务为圆心,纵向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横向延伸至品类关联的周边。 业务延伸在IVD领域里其实经常可以看到,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艾康, 纵向——上游有自己的生物原料研发生产商英科隆,下游有国内最早的第三方实验室艾迪康,虽然现在艾迪康已经被交易出去走上资本化道路,但是不影响业务布局。 横向——从提供普检产品的艾康生物横向延伸出提供特检产品的艾森生物,其生产的流式细胞仪可实现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 · 另一个典型案例来看一下迈瑞 纵向——同样去向上游原料延伸,2021年5月收购了全球知名的免疫原料供应商HyTest海肽生物,为其成为全球化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做准备。 横向——2020年10月成立专注动物医疗的子公司,,以人用IVD领域的龙头身份转入动物医疗这条赛道,对该行业的老玩家来说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参考资料:迈迪品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