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准医学公司融资盘点,肿瘤早筛产品成融资热点
2019-12-23 09:30|
编辑: 面气灵|
查看: 4835|
评论: 0|来源: 思宇医械观察丨作者:刘玲玉
摘要: 前言2019年对于精准医学行业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加激烈。年初,取得肿瘤测序试剂盒第一证的燃石医学宣布获得8.5亿元的C轮融资。11月22日,泛生子刚宣布完成新一轮逾5亿元的融资,就向纳斯达克递 ...
2019年对于精准医学行业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加激烈。年初,取得肿瘤测序试剂盒第一证的燃石医学宣布获得8.5亿元的C轮融资。11月22日,泛生子刚宣布完成新一轮逾5亿元的融资,就向纳斯达克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而就在11月27日,证监会官网宣布消息,北京诺禾致源在创业板IPO上会审核暂被取消。基因检测行业的格局是否在渐渐趋于结构性的稳定?上千家基因检测公司中有哪些能够达到彼岸?作为基因测序行业的上游核心,也是测序产业链上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市场上的测序仪品牌主要是Illumina、Life Tech和罗氏为代表的欧美企业。国内部分公司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紧追欧美企业的步伐。华大基因的测序仪BGISEQ-500、BGISEQ-50、MGISEQ-2000、MGISEQ-200先后都取得NMPA认证,仪器的全球装机量超过1000台。吉因加、泛生子等创新型技术公司通过与上游企业合作的形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方面,吉因加基于华大DNBseq技术的Gene-Seq-200/2000测序仪先后获得NMPA注册证,两家公司强强联手,有望打破进口厂家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另一方面,2019年11月,泛生子公司基于赛默飞半导体技术平台开发的GENETRON S5测序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查正式获批上市,目前正在开发脑胶质瘤、肺癌、尿路上皮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等多个癌种的检测试剂盒产品。该测序仪最快可实现一日出报告,可搭配不同通量的4款芯片使用,帮助解决临床单位由于样本数量不稳定带来的成本和报告周期问题。 
此外,2019年10月,Illumina宣布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合作,继续深耕遗传病领域。其中,Broad研究所的GATK算法通过对二代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分析,鉴定单核苷酸突变和插入缺失,是遗传疾病方面生物信息分析的行业领导者。而Illumina的测序仪目前在国内医疗端市场份额最大,主要应用于孕妇的无创产前筛查项目NIPT和其它遗传病检测。肿瘤早筛是指对尚无肿瘤症状的人群进行医学检查,除了可以筛查早期癌症外,还会检查、评估一些增加癌症发病概率的机能变化。相关数据表明,60%的患者在癌症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意味着患者已经错失了癌症治疗的最佳时期。中国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只有38.9%,而美国是68.0%。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肿瘤早筛还不普及。其中,国内肿瘤早筛产品主要适用症集中在肺癌、肠癌、肝癌、宫颈癌等癌种。目前我国肿瘤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传统检测和基因检测两种,涵盖血清肿瘤标记物、医学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液体活检等方式。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早筛领域的可行性不断获得印证。1、2019年4月12日,康立明生物宣布公司已完成3亿元B轮融资,公司表示此次融资将用于“长安心”产品上市后市场推广和后续癌肿产品管线的持续开发。早在2018年11月20日,其拳头产品“长安心”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允许上市。通过对粪便样本中甲基化检测,将肠癌阻断在早期阶段。2、2019年4月17日消息,锐翌生物对外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在肠道产品上,锐翌生物开发了粪便DNA双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常易舒®,通过联合检测粪便中肠壁脱落细胞的SFRP2和SDC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这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灵敏度达97.73%和57.89%,特异性达94.24%,可提前5-6年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结直肠癌。3、2019年5月24日,诺辉健康获得6600万美元C轮融资。目前,诺辉健康已经研发结直肠癌﹑肺癌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技术。已经与多家体检单位达成合作,肠癌无创FIT-DNA检测常卫清®可以居家使用。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技术主要是基于微生物培养和分离,技术成熟。但相当一部分病原体无法通过体外培养检出,存在阳性率低、周期长、精确度较低等局限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PCR技术开始广泛用于病原体核酸检测领域。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开展应用,促进了不依赖培养的临床宏基因组学的发展。2019年11月,金匙医学近日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这是金匙今年获得的第二笔融资。今年年初,金匙医学获得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病原体高通量基因检测产品“金识原”,是一种运用二代测序宏基因组的方法为医生提供病原微生物的基因检测服务。微远基因创始人李永军博士拥有12年病原微生物领域研发,运营,战略管理经验,曾先后于华大基因病原事业部、法国梅里埃任职。目前公司主要有两大核心平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快速诊断平台与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9月11日,微远基因宣布完成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应用于病原宏基因组学产品和基因编辑快速诊断产品的研发,以及首款病原宏基因组学产品的注册检验与临床试验等方面。除了推出肠癌早筛产品之外,锐翌生物的核心技术是人体微生物组研究,截至目前,其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的积累已达“10万+”。锐翌生物创始人秦楠博士表示,公司的病原宏基因组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等疾病的临床检测。目前,锐翌生物已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多家医院及Illumina公司展开合作,患者在合作医院采样后,最快只需24小时,即可以拿到检测结果。此外,我国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约为5.6%,其中单基因病和染色体异常是主要原因。目前市场上成熟的临床项目有NIPT和PGS/PGD。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目前占据了NIPT的主要市场,PGS/PGD项目的主要竞争者有嘉宝仁和、序康医疗和贝康医疗。11月4日,上海序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康基因)宣布完成人民币2.2亿元的C轮融资。该笔资金将用于持续开发推广以生殖遗传和妇幼健康为核心的创新专利产品和服务,夯实亿康基因在辅助生殖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来看,病原微生物诊断和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是两大较新的应用领域,代表公司微远基因、金匙医学和锐翌生物还处于融资的早期阶段。肿瘤测序领域和遗传病领域获得融资的大部分公司已经进入C轮,标志着肿瘤测序仪的业务已经成熟,部分公司已经在市场抢先一步获得认可。 2019年精准医学公司主要融资情况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