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产生了非常多的变化,特别是靶向药和免疫治疗领域产生了范式转变。因此,对于肺癌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
很多得了晚期肺癌的患者靠吃一代一代的靶向药,长期生存超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携带突变肺癌患者的治疗中,面对市场上众多的靶向药物,如何利用这些药物制定出最佳方案,是所有临床医生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成为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目前肺癌的常见突变靶点及肿瘤患者如何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方案,供大家参考。
肺癌由两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组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随着医学的发展,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在分子水平,包括 AKT1,ALK,BRAF,EGFR,HER2,KRAS,MEK1,MET,NRAS,PIK3CA,RET和ROS1等突变进一步定义。其中,从不吸烟的人患EGFR,HER2,ALK,RET和ROS1突变的腺癌发生率最高。靶向药物也是最多的,而肺鳞癌(SCC)的药物较少。较新的药物,如贝伐单抗(阿瓦斯汀)和培美曲塞(Alimta)在SCC效果差,未被批准用于此类癌症。因此,转移性SCC患者的治疗选择比非鳞状NSCLC患者少。
表一:肺癌突变靶点频率及靶向治疗的可能性
肺癌突变靶点解读及相应靶向治疗方案
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rbB-1或H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4个家族成员之一,通路活化后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信号的传导、血管的形成、细胞凋亡的抑制等。
EGFR特点:
该突变主要在肺腺癌、亚裔、非吸烟及女性患者中,大约有 15% 的白种人和 30-50% 的亚洲人中有 EGFR 基因突变。无吸烟史者,比例高达 50-60%;
EGFR突变并不会跟NSCLC中发现的其他癌基因的突变(如KRAS突变,ALK重排等)重叠;
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外显子19和21,占90%,称为经典型突变,其余10%为外显子18和20的突变。
一代靶向药:
目前已经获批的治疗药物包括第一代靶向药厄落替尼、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我国自主研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 04-29迈瑞李西廷:致股东信!
- 04-29安图回应集采影响
- 04-29九州通,成立医疗器械公司
- 04-29核酸检测收回扣180万!大三甲原院
- 04-29刚刚!默克39亿美元收购达成!
- 04-29IVD上市企业,亏损6.5亿!
- 04-29恒温+CRISPR,或将重构病原体分子
- 04-29赛默飞承诺投资20亿美元扩展美国制
- 04-29迈瑞发布24年年报、25年Q1季报
- 04-29“关税战”生命科学工具领域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