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体外诊断新三板交易头部效应明显,IPO浪潮消退。2018年56家体外诊断新三板企业成交额仅8150.28万元,同比下降81.16%,其中排名前十位企业交易量占比达到95.82%,百傲科技以2741万元位居体外诊断新三板2018年区间成交额榜首。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体外诊断企业共3家企业挂牌,4家企业发布定增预案,合计募资1.76亿元。受整个市场影响,去年持续将近一年的体外诊断企业IPO浪潮逐渐消退,2018年上半年仅明德生物成功过会。而相对于其他行业,整个IVD行业的估值依然处于较高位置,平均市盈率达到了60.85。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仍处于发展前期,“技术更新+政策支持”双轮驱动行业发展,助力国内体外诊断行业以超20%的增速快速成长。2017年我国体外诊断规模约500亿元,但是4.6美元的人均消费额仅为全球的一半,且市占率前5位均为海外巨头,行业仍处于发展前期。随着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等高新技术在国内的普及,以及国内分级诊疗、国产替代等政策的促进,行业发展可期。
细分领域发展迥异,化学发光、分子诊断以及POCT值得期待。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发展格局各异:(1)生化诊断:国产替代化率接近80%,盈利能力显著下降,新三板企业营业收入在保持33.44%增速的情况下,净利润仅仅增长8.95%.(2) 免疫诊断:化学发光技术壁垒已被突破,国内化学发光企业崛起,新产业、安图等企业增速均超过30%;(3)分子诊断:以超过25%的行业增速快速发展,测序行业融资火热,“基因检测+个体化治疗”将成主流趋势;(4)POCT:受益于分级诊疗和家庭个护普及,POCT产品持续放量,保持强劲增长。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体外诊断行业整体依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聚焦于细分领域,分子诊断、POCT以及化学发光领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分子诊断:看好拥有已经被市场认可的成熟产品的细分领域龙头(1)百傲科技(430353.OC):聚焦于基因芯片产品,国内个体化治疗的领跑者,(2)之江生物(834839.OC):国内PCR龙头企业,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产品全覆盖; POCT:看好拥有丰富产品及广泛销售渠道的POCT公司璟泓科技(430222.OC):产品线丰富,辅以线上线下立体营销; 化学发光:看好拥有项目齐全、品质优良产品的企业泽成生物:拥有超过70种普检+特检化学发光上市产品,媲美海外巨头、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检测系统。
【风险提示】 1.政策变化的风险,医改政策的变化会对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2.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造成体外诊断临床应用受阻。 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上一篇:2017中国POCT产业发展白皮书下一篇:2018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图文热点 最新文章
关闭 官方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