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癌症早期筛查公司Grail融资9亿美元,腾讯跟投,相比另外两家互联网BAT阿里和百度,在医疗领域一直没什么大新闻的腾讯,这个举动多少让人有点惊讶。 液态活检能解决组织活检的局限 Grail虽然是一家去年才成立的公司,但有着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的背景,它一出现就注定让人无法忽视。这家以液体活检为技术核心的癌症早筛公司,拥有充足的资金、强大的技术背景、前景光明的市场、热门的技术,Grail吸引腾讯等资本的强势围观也毫不奇怪。 其实资本对Grail的青睐正是近两年液态活检市场的缩影。精准医疗的兴起,液态活检在癌症诊治方面的重要作用,相比组织活检的优势,促成了资本对液态活检的追逐,而在火热的资本之下,是产业的活跃。 临床对液态活检的满意度并不高 但是,相比产业、资本的热情,在癌症治疗中及其重要的临床端,对于液态活检的态度却引人思考。“临床对液态活检的满意度并不高” 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学部主任潘世扬教授曾在2016中国体外诊断创新论坛-液态活检聚焦现场发出这样的声音。场外也有人发问:“黑科技”液态活检,为何进入临床这么难? 在2017年2月22日,2017EBC易贸生物产业大会现场,国内外体外诊断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在液态活检分会场再次对液态活检的行业发展、产业前景、临床反馈进行探讨,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学部主任潘世扬再临现场,对液态活检的临床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面对肿瘤精准医学的挑战,液态活检是非常理想的检测技术。 液态活检的研究呈爆发性增长 作为长期奋战在癌症治疗一线的临床专家,潘教授对于液态活检在癌症诊治上作用和产业前景非常看好。据潘教授介绍,近年来对液态活检的研究有爆发性的增长,到2016年底CTC及ctDNA在Pubmed上可检索文献达到两万六千篇。 液态活检是非常理想的检测技术 潘教授表示,面对肿瘤精准医学的挑战,液态活检有巨大的优势,“是非常理想的检测技术”。 液态活检的应用领域 技术缺陷是阻碍CellSearch被临床认可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潘教授指出,虽然目前液态活检的技术比较多,但临床应用并不多,尤其是CTC,进入临床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 CTC检测系统CellSearch 究其原因,技术问题是主要原因之一。在2016年液态活检越来越热的时候,强生公司却停止生产和销售qixia的CTC检测系统CellSearch,并在2017年将其出售给Menarini-Silicon生物系统公司。CellSearch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恶性肿瘤疾病管理的检测CTC的商业化产品,尤其是在国内没有竞品存在。业内专家表示CellSearch的停产停售是因为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 现有的CTC检测技术尚不成熟 潘教授表示,CellSearch采用EpCAM抗体捕获肿瘤细胞,特异性差、效率低下等问题。实际上这也是目前液态活检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因此临床对这些产品并不满意。北京目前引进CellSearch的六七家医院平均年检测量仅为一两百单。 如今根据细胞大小、形态等物理性能的不同分离筛选肿瘤细胞的技术正在开发中,但目前来看尚不成熟,有一些产品同样存在非特异性,敏感度不高的问题,同时还有操作复杂,稳定性差的缺陷。临床同样难以接受。 除此之外,目前液态活检的价格过高,在北京,CellSearch检测收费标准为5000元一次,没有进入医保名录,并且一位患者至少要检测三四次,普通患者无法承受如此高昂的检测成本。
液态活检技术未来的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液态活检真正被临床所接受,真正走上实用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走。
不过技术的进步永远不会停止,作为一项飞速发展的新技术,随着肿瘤细胞分离和富集技术的改进,检测灵敏度的提高,新的生物标记物的问世,检测成本的降低,液态活检将会逐步成为癌症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真正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