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视角
- 广药董事长李楚源:医疗器械做得好是能吃螃蟹的
-
1月26日,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兴奋地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享在达沃斯的经历,“达沃斯平常就是一个小镇,开论坛都挤满了人,但是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本次见了很多医疗器械巨头,要知道,医疗器械做得好是能吃 ...
-
2015-2-9 23:31
- 吕时铭教授谈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
-
吕时铭教授(右一)接受艾兰博曼医学网专访
1月15日,国家卫计委妇幼司以便函形式下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
2015-2-7 15:58
- 从基因组学到临床有多远?——专访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王前飞
-
2014年的一天,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接到一个电话:一对出生18天的双胞胎被诊断为“混合谱系白血病”,一种多发于婴儿的恶性白血病。医生说化疗毒副作用大,婴儿根本受不了。家长情急之下转向研究所,寄希望于最新 ...
-
2015-2-6 01:08
- 韩雅玲:给创新产品找个“保姆”
-
改变招标环节乱象招标是一个产品的出口。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经费,再加上临床医生配合,好不容易研发出来新产品,如果招标这一环节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创新和落地。但目前医疗器械招标环节太多,非常牵扯企业 ...
-
2015-2-6 01:05
- 对话体外诊断行业未来发展
-
作为检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外诊断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更多资本注入IVD行业,加速行业前行进程。新技术、方法的不断涌现推动整个行业面貌一新,加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规范,诸多因素的 ...
-
2015-1-31 21:39
- 王新宴教授:“小数据”对个体化至关重要
-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挖掘、大数据研究、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是生产力等等。好像大数据可以解读一切,尤其是医疗领域,医学统计学被奉为“科学证据的代名词”,科研文章、循证医学、诊断标准、药 ...
-
2015-1-29 00:11
- 陈鲸院士: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复杂艰巨
-
“未来的信息世界是‘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大数据与数据科学进展主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继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机科学之后,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密集型科 ...
-
2015-1-23 00:55
- (旧闻新读)-韩健:生物技术的麦加:2014年JP摩尔根医疗大会
-
上个星期,我去参加了JP摩尔根医疗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这个会我去过几次了,这回是头一次全程参加,还是在外围,没有正式注册听讲。我是趁开会大家都在一个城市的机会去见人的,而会议的本意则 ...
-
2015-1-23 00:51
- 程京院士:从疾病诊治到健康维护
-
今日清华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前沿论坛》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以《转化:从疾病诊治到健康维护》为题,进行大会报告。基因测序的应用报告的开始,程院士就向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生物芯片。生物芯片 ...
-
2015-1-17 00:08
- 专访曹雪涛院士:肿瘤免疫疗法将迎来飞跃
-
随着科研人员对肿瘤免疫学理论与免疫治疗新原理新方法的探索 不断深入,研究免疫疗法针对不同肿瘤的效应及机制、以及联合 应用不同的免疫疗法对肿瘤的抵抗效应和机制将带来生命科学领 域的巨大飞跃。
问:曹院士, ...
-
2015-1-15 23:08
- 韩小红:慈铭体检放弃上市真相
-
图:韩小红
近日,慈铭体检引入美年大健康战略投资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1月9日,慈铭体检总裁韩小红在公布双方合作后首次面对媒体,向健康界解读一个真实的慈铭体检。由于不再受限于上市静默期,直率的韩小红向健 ...
-
2015-1-13 03:06
- 张黎刚想把爱康国宾下个十年带向哪儿?
-
图:张黎刚
近日,爱康国宾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表示,“我们为过去十年划上句号,又重新开始面临着更大挑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不能提供更适应客户需求的一个平台,谁能掌控这一点,谁就能真正赢得天下 ...
-
2015-1-13 03:03
- 三年检验科研尘与土 二十点感慨云和月
-
本文是一位从事了多年医学检验科研的过来人的心得总结,他曾在过去几年利用检验的数据在国外SCI杂志上发过几篇文章,有meta,也有单纯的临床研究。文章中列举的20点非常“接地气”的感慨旨在与用户分享经验,帮助用 ...
-
2015-1-3 23:00
- 中国医学科学院代涛:科研与临床须双管齐下
-
科研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技术水平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临床医生需要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保证知识结构不会老化、操作技术不会过时、临床思维不会僵化。
...
-
2015-1-3 22:59
- 王伟业: 信息时代下的生物样本库
-
美国RAND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本世纪初美国生物银行存贮的人体组织样本数量超过3亿份,并以每年2000万份的速度增加。而我国的国家基因库也拥有3000万份人、动植物和微生物样本,被认为是世界级的生物样本库和组学数 ...
-
2014-12-31 23:51
关闭 官方推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