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投融动态 查看内容

重启IPO!国产超声“小巨人”再闯关

2025-8-27 14:56| 编辑: 鹏哥| 查看: 210| 评论: 0|来源: 思宇MedTech

摘要: 这不是飞依诺第一次叩响IPO大门。

2025年8月25日,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信息,江苏证监局受理了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依诺”)提交的上市申请备案。这意味着这家数字化彩超设备企业,时隔两年,再次迈开冲击资本市场的步伐。

这不是飞依诺第一次叩响IPO大门。2022年,它曾提交科创板IPO申请,拟募资逾11亿元,但在2023年中选择撤回,上市之路戛然而止。如今再次出发,既是企业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折射出国产超声行业竞争与资本逻辑的变化。

图片


一、飞依诺的再次冲刺

从监管层披露的信息来看,飞依诺于2025年8月14日与华泰联合证券签署辅导协议,8月25日获得江苏证监局受理。此次参与的中介机构还包括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这些流程细节对于普通读者可能并不陌生,但其背后的含义值得关注:在中止科创板IPO两年后,飞依诺选择换一家保荐机构,重启资本市场路径。辅导备案只是第一步,后续能否顺利推进,还取决于公司财务表现、合规情况以及行业环境。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飞依诺已经明确表态,要再次借助资本市场加速发展。


二、前次IPO的折返点

时间回到2022年12月。彼时,飞依诺向上交所申报科创板IPO,拟募资11.22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升级、新产品研发与总部基地建设、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2023年6月29日,上交所公告显示,因发行人主动撤回申请或保荐人撤销保荐,审核程序终止。换句话说,飞依诺的首次IPO以失败告终。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失败的原因并不难推测:

  • 财务承压:2019–2021年,公司营收从2.7亿元增长至4.4亿元,但2022年上半年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为-884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085万元。对一家准备登陆科创板的公司而言,亏损状态会显著降低通过概率。

  • 盈利波动:虽然营收在增长,但毛利率从2019年的57.35%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51.02%,盈利能力呈下行趋势。

  • 外部不确定性:最受市场关注的是与GE的商业秘密诉讼。自2015年起,通用电气公司及其中国子公司起诉飞依诺及部分核心团队成员侵害其数字化超声诊断仪软件算法。诉讼迟迟未决,使得飞依诺的技术独立性和合规性面临疑问。

这几个因素叠加,最终导至飞依诺选择主动退场。


三、企业画像:一家彩超设备商的成长轨迹

飞依诺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江苏苏州,是一家由研发创新驱动的数字化彩超设备生产商,由原GE超声研发中心总经理奚水先生一手创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奚水和田园,二人系夫妻关系。核心业务聚焦于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及相关技术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覆盖心血管、产科、妇科、肌骨、小器官等多个临床场景。

图片

自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与迭代打造高性能彩超产品,现已研发出推车式彩超、便携式彩超、掌上超声等系列丰富的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心血管、腹部、产科、妇科、小器官、肌骨等临床领域。以自主研发的核心成像平台“RF元数据超声平台”、“软波束合成平台”为基石,研发生产的超声医疗器械,可采集高达40倍的原始诊断数据,大到人体组织器官,小到指纹、浅表微细血管都能清晰显示。

图片

目前,飞依诺已拥有台式、便携、掌超等系列丰富的超声产品矩阵,入驻全国近400家三级医院,并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获得了终端客户的广泛认可。

从销售模式看,飞依诺高度依赖经销体系,2019–2022年上半年,经销收入占主营收入比例超过90%。在地域分布上,公司境外销售占比长期维持在60%以上,2022年上半年甚至达到72.41%。这说明飞依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力,但同时也带来对外部市场和汇率环境的依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公司全系列超声产品销售总额位列国产厂商第三名。凭借深厚的创新研发实力,飞依诺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彩色超声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为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单位。


四、面临的挑战与争议

盈利稳定性是飞依诺最大的短板。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公司盈利水平波动明显,2022年上半年更是转亏。扣非净利润对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项目依赖较高,核心盈利能力有待验证。

成本与竞争压力同样不容忽视。毛利率持续下降,显示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上升的环境下,公司议价能力有限。国产龙头迈瑞医疗的彩超毛利率常年维持在65%左右,开立医疗也稳定在55%以上,而飞依诺徘徊在50%上下,差距明显。

诉讼风险仍是悬而未决的因素。GE的商业秘密案自2015年起延续多年,截至前次IPO说明书签署时仍在一审,未见定论。这不仅是法律风险,也是投资人和监管机构必须考虑的不确定性。


五、行业视角:国产超声的资本逻辑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飞依诺的IPO之路是国产超声产业发展的缩影。

全球超声市场预计到2027年规模可达90亿美元,中国市场2024年约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10%。国产化替代、基层医疗设备更新,是推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这一市场格局中,迈瑞医疗无疑是巨头,以规模、研发和品牌优势占据高端市场。开立医疗在超声与内镜结合的产品线中具备特色,祥生医疗则凭借便携式设备在特定场景切入。相比之下,飞依诺的特点是海外销售占比高,显示其一定的国际化竞争力。但在国内高端市场,它尚未建立起与巨头抗衡的品牌优势。

资本市场对这一格局的理解是明确的:更多中型企业希望借助IPO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产能、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资本加持提升市场份额。飞依诺的再次冲刺,正是这一逻辑下的必然动作。


六、思宇观察

从2022年的“撤回”,到2025年的“重启”,飞依诺的IPO历程为业内提供了一个案例:在国产医疗科技企业寻求上市的过程中,财务稳定性、合规风险与行业竞争力是三道必答题。

对飞依诺而言,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三方面:

  • 财务修复:能否在接下来两年持续保持盈利,改善毛利率,减少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依赖。

  • 诉讼解决:GE商业秘密案若长期悬而未决,将始终是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 差异化定位:在迈瑞、开立等强势对手面前,飞依诺需要找到自己的特色,或是海外市场的延伸,或是在便携式/智能化彩超上的突破。

这一次,飞依诺能否走通IPO之路,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故事,更折射出国产医疗影像设备企业在产业升级与国际竞争中的位置。资本市场需要这样的企业,而企业也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