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对外互动交流中,迪安诊断表示其已正式推出AI健管专家——迪晓智,能够进行报告解读、个性化健康干预、AI对话交互三大核心功能,为用户提供“精准检测-智能解读-个性干预”的全流程健康服务。未来将继续沿着AI+CDSS(辅助临床决策)、AI+健康管理、AI+CRO、数据基座建设与数据资产产品化等四大方向推进,逐渐从技术层面到商业层面的落地。其后,迪安诊断也表示医疗AI尚处于投入阶段。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已使得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多元化,例如疾病风险预测、辅助医学研究平台、虚拟助理辅助诊疗等八大应用场景,也使得精准医疗能够下沉基层市场,为医疗资源下沉提供良好的工具,智慧分级诊疗能够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卫生行政部门等进行整合。还能建立专病数据库,构建基因、病理等多模态大模型。 目前,迪安诊断的支付方仍然是医疗机构和药厂为主,未来随着AI产品的深化,同步拓展C端患者的市场,随着患者对自身的健康意识增强,费用支付意愿也将随之增强,C端市场可能因此展开。 年预增100% 虽然现阶段迪安诊断尚在起步中,但是2024年AI相关业务仍有2000万元,其来源是AI病理等辅助诊断产品和专病库产品,与之相对应的是在AI的投入也是千万级别,聚焦在数据平台、病理AI及健康管理三大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迪安诊断基于未来三年的规划,涵盖四个方向:AI驱动的临床辅助决策、健康管理、药企服务的AI+CRO,以及数据基座和区域性“智检联域”业务。预计这三年收入将保持远超100%的年复合增长率,这充分说明了AI+产品的强大竞争力。 回顾这些年ICL的发展困境,事实上第三方检验机构仍大有可为,政策明确支持规范化,而非要制约打击。虽然目前第三方检验短期承压,但另一方面医院现在加强成本核算,将不盈利项目外包,将会带动了第三方市场发展。根据多省已出台的类似文件,预计全国范围内外包渗透率将从目前的6%–8%提升至两位数,ICL的市场份额提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随着更多亿级三甲医院,在降本增效与开源创新中对第三方服务认可度。智能化解决方案日益成为ICL的压轴竞争力,故迪安诊断在数据和AI的建设上会不遗余力,而且在预期增长上也有连续100%的增长态势。其依托“X-MED”专病AI智能体,深耕血液、感染、生殖重点学科,并进一步构建专病数据生态平台;通过“智检联域平台”向基层医疗全要素智能化管理延伸,并形成健康管理区域检验生态服务闭环。均能对诊疗端直接赋能,提供不一样的产品服务。 如何差异化 本质上,慎独为己也是每个企业应该要遵守的思维,当前除了集采、医保控费之外,业内同质化竞争状态就是一种无序竞争,未能在自己特定的领域扎根精耕。 医学检验的规模化可视为一种差异化,但不可同日而语,只能记住规模化最终会拉低成本。在众多技术平台竞争中,有属于自己的独家技术,且具有综合诊断优势,有多领域多技术平台的加持,那么也是一种差异化策略,重点在于有没有独。 除了传统的产品、服务之外,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共建、共同体模式也可视为一种差异化业务,不仅在共建业务本身,也会后续的仪器耗材进场提供先入为主的优势,可将服务延伸至疾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别于传统的ICL常规业务,也是一种差异化。 国际化路线是许多企业正在做的,迪安也是,以越南实验室的运营为标志,开启了技术出海的新国际路线,通过合资共建方式,将国内验证成熟的“AI+医疗”方案本地化,重点突破病理资源短缺等痛点,实现从0到1的高质量破局。这里面有高效的集约化运营体系带来的性价比优势,也有AI高附加值的诊断技术带来的效率方面的亮点。总之,国际化路线有做和没做就是一种差异。 最后,依托多年医学诊断数据积累,构建算法模型,提高诊断效率与准确性,为医院降本增效、助力临床科研,埋下基础,当然也可以买卖数据,等等均实现差异化竞争。AI+被视为差异化竞争内容的主要构成,必须要给与更多的资源资金。 从规模化、共建业务、国际化路线,再到医学诊断AI模型,ICL的新业态雏形已显现的十分明显,这些方向也是当下ICL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着力点,挺过了这关,匹配正在提升的渗透率比例,未来ICL的增长空间仍十分可观。 写在文末 AI健管专家——迪晓智的推出,像是一个标志,迪安诊断开始加持AI+,这项革命性技术已在各个行业被证明有强大的生产力,不重视如同当年不会打电脑一样必定会落后,被整合并购。既是时代潮流,也是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在ICL企业探索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不断拓展新业务的、开拓国际市场的路程上,也少不了AI+产品或服务的加持,迪安诊断信心满满的规划未来三年的100%增长,彰显出对持续发展的信心,以 AI + 为突破口开拓市场和差异化竞争策略,似乎是ICL新质生产力的唯一选择,摆脱当前的困境和旧有生产力,也会助力ICL业态良性发展。 参考资料: 1.公告、研报、调研记录、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