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免于进行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2025年)》快速解读

2025-5-14 17:56|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15| 评论: 0|来源: 诊断科学

摘要: 核心豁免条件包括材料与工艺成熟性、等同性原则和临床风险可控性这三种


昨天,也就是5月13日,NMPA发布了《免于进行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2025年)》,我给大家做一下快速的解读。


分类逻辑解析


目录以医疗器械的分类编码为主线(如02-无源手术器械,03-神经/心血管器械,16-眼科器械),结合具体产品技术特征和风险等级进行豁免判定。


在目录当中Ⅱ类产品普遍适用豁免(如缝线推结器、腹腔镜器械),Ⅲ类产品仅在特定条件下豁免(如植介入物需满足材料成熟且设计无创新)。


核心豁免条件


核心豁免条件包括材料与工艺成熟性等同性原则临床风险可控性这三种,下面我来逐条做个分析。


首先,是材料与工艺成熟性


这就要求产品组成材料需具备成熟应用历史(如不锈钢、钛合金、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工艺须常规(如机械加工、标准灭菌工艺)。


比如,在第542条,颅颌面接骨板系统中就规定,材料需符合ISO 5832/GB标准,明确排除3D打印等创新工艺。


其次,是等同性原则


这就要求证明与已获批境内注册产品在结构、功能、预期用途上的等同性。


所以,那些新型作用机制(如药械组合、可吸收材料)、创新设计(如内镜用锚定球囊导管)基本上都是不能豁免的。


比如,在第166条,房间隔穿刺系统当中就规定,需与现有房间隔穿刺鞘等效且材料无变更。


最后,就是临床风险可控性,这个又要分低风险场景和高风险场景。


对于接触时间短(如一次性导管)、非植入(如光纤头)或仅限体表使用的低风险产品来说,基本都能豁免。


但这也不意味着,高风险产品就不能豁免,对于那些材料成熟且设计无创新的Ⅲ类产品(如动脉瘤夹),仍然是可以豁免的,不过对于术后长期留存产品还是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


重点条目解读


无源器械很多都豁免了,像02子目录下的Ⅱ类无源器械(如缝线推结器、止血夹等),因为它们的操作风险可控,所以豁免的范围很广泛。


而高风险领域也有很多产品进行了有条件豁免。


比如03-13球囊导管类器械,如果仅用于外周血管且结构设计传统(如切割球囊除外),可豁免,但神经血管应用需临床验证。


而像第544条,外科疝修补补片,就明确禁止豁免完全可吸收材料或自体组织工程产品。


在2025版目录当中,新增了很多条目。


比如,第320条耳内窥镜和第321条脊柱内窥镜都是新增条目,不过都是强调传统光学原理,并没有把新型成像技术,如荧光内镜、分子影像等,放到豁免目录当中来。


豁免目录当中也包括了不少数字化医疗设备。


比如,第982条,放射治疗轮廓勾画软件,不过这类产品需要满足算法成熟且无自动诊断功能。


落地应用建议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只是打算研发市场上现有产品的话,主打是产品替代或者下沉。那么在研发阶段,就应该选择材料成熟、工艺常规的技术路线以减少临床评价成本。


同时避免涉及药械组合(如含抗菌涂层器械)或创新结构设计(如可降解止血夹)。


同时,要尽早启动注册资料的准备工作,能够即使提供已获批产品的对比分析报告(结构/功能/材料参数),及时提交生物相容性测试、灭菌验证等非临床数据。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产品要完全一模一样,对于相同的部分,可以主张免临床评价,对于不同的部分,比如含新型成分(如银离子敷料),那就要针对这个不同的部分,去补充独立的有效性验证数据。


最后,还是要定期核查分类编码修订(如03-13-22血管内回收装置修订描述)、新增条目(如22-09-08体液形态学分析仪)。同时,研发、注册与质量部门需联动解读分类规则,确保合规路径一致性。


最后的话


2025版目录在202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临床评价豁免路径,但对材料的传统性、设计的保守性要求较高。


做为医疗器械的从业者,我们还是需要结合产品定位,在创新与合规间寻找最优解,并通过动态跟踪目录更新优化策略。


就算类似的产品,也不能去直接套模板。


关注我,降低产品上市认知门槛。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