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0月中国生物制药以“协议+要约”的方式,收购浩欧博约55%股权,完成后中国生物制药将成为浩欧博实际控制人之后,浩欧博就仿佛脱胎换骨,在二级资本市场更是表现积极,股价从23元左右一直冲到最高时165元,我们知道,资本市场有炒作和短期的行为存在,但这不影响其给予较强的信心。 其中的收购对赌协议也是公开透明,根据约定,浩欧博2024年度、2025年度、2026年度(“业绩承诺期”)实现的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人民币4970万元、人民币5218万元、人民币5479万元,浩欧博2024年度、2025年度、2026年度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人民币4547万元、人民币4774万元、人民币5013万元。作为约定保障,如浩欧博在业绩承诺期中任何一个年度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低于承诺的归母净利润金额,或任何一个年度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低于承诺的扣非归母净利润金额,则原股东海瑞祥天应当在该年度专项审计报告出具后的三十个自然日内按照归母净利润业绩差额及扣非归母净利润业绩差额的孰高金额,以支付现金方式对浩欧博进行全额补偿。 2024年作为第一年,而收购动作发生在10月份,浩欧博的业绩究竟如何呢,根据近日的年报来看,其已大幅超越,余下的两年成为瞩目重点,预期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精准兑约 3月18日,浩欧博公布了2024年财报,2024年浩欧博实现营业总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2.01%,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3680.38万元,同比下降22.24%。不过,对赌协议的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的计算应剔除浩欧博脱敏药业务及辉煌润康取得控制权后决定开展的浩欧博新增业务和对新增业务的相关人员进行股权激励的影响。 而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关于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的专项报告》(信会师报字[2025]第 ZA10196 号):2024 年度公司存在脱敏药业务,不涉及新增业务和新增业务的相关人员进行股权激励。扣除脱敏药业务归母净利润5308.52万元,完成率106.81%;扣除脱敏药业务扣非归母净利润5225.61万元,完成率114.92%。 在第一年的精准兑约的基础上,余下的两年可能仍较乐观,分析其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主要将利润投入在脱敏药新业务上,例如欧脱克司启动临床推广,医患教育,团队建设等相关工作;欧脱克系列中的 MM09 舌下喷雾剂获批开展伴或不伴轻至中度受控的过敏性哮喘的中至重度变应性鼻炎/鼻结膜炎的病因治疗的临床试验;组建专业跨部门团队,全力推动产品的引入与落地,在主攻大湾区“9+2”城市的 40 多家指定医院的使用;新大楼投入使用,公司增加了相应的折旧与摊销费用;相比2023年大幅度的股权激励费用达951.35万元等等。 若按照协议内容,应剔除脱敏药业的相关影响,增收不增利的不利因素对履行协议无实质的伤害,余下的两年在中国生物制药的赋能之下,大概率都能实现。 IVD?医药? 在中国生物制药的入主之后,浩欧博何去何从将成为关注重点,是否保留IVD主营业务的长期优势留下了疑问。 此次公告显示,过敏试剂产品仍是浩欧博的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营收占比约67%。对浩欧博来说,长期建立的优势为过敏产品系列和自免产品系列,覆盖75种IgE过敏原及81种食物特异性IgG过敏原,并且对后来者有一定的压制效应。过敏原种类丰富,通常需要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才能准确诊断,检测试剂厂家能覆盖的过敏原检测种类越多,则竞争力越强,而每一种过敏原的检测试剂都需要单独进行开发,且研发周期较长,因此浩欧博有如今的竞争优势,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后来者较难超越。 这在国内市场中非常重要,欧蒙、敏筛、Phadia等外资企业占据了境内过敏诊断试剂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浩欧博等少数企业凭借自主的技术优势,守住了国产品牌的边界;在自免领域也基本如此,德国欧蒙凭借进入市场时间最早,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即使经历2010 年以后,国内企业自免产品的陆续推出及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这些外资仍占有60-70%的市场,而国内仅浩欧博、深圳亚辉龙等少数IVD企业在支撑。 总的说来,在过敏和自免领域建立了较为稀缺的市场优势,若因收并购而摒弃掉实为不明智。反而,中国生物制药的入主也为浩欧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想象空间,依托其庞大的生物制药产业资源,浩欧博有望在原有IVD优势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新型过敏原检测试剂以及自免产品的迭代更新,包括品牌影响力与销售网络的提升。 写在文末 展望未来两年,浩欧博手握精准兑约的开门红,怀揣着在过敏与自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又有中国生物制药作为坚实后盾,正大步走在一条兼具稳健与创新的发展道路上。 同时,能否将“欧脱克”从早期推广转化为稳定收入来源也至关重要,表面上已经剔除计算,但若不顺也势必会反噬;借助中国生物制药的资源实现成本优化与市场扩张,如何保持过敏检测试剂和自免试剂的技术领先地位,理应重视,若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潭,可能引发质疑,属于浩欧博的真正考验可能才开始。 参考资料: 1.年报、资讯 2.对赌首年业绩有惊无险 “科创板过敏原检测第一股”浩欧博压力隐现,财联社,2025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